这些年来,总是喜欢在那些即将堙没的院落里穿行,希望能够从那些秦砖汉瓦、从那些鳞次栉比的屋檐里找到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或者复活那些贤达的故事。可是,除了院落的斑驳,砖瓦的轰然倒塌,珍贵条石等文物的被洗劫,大地实在留不住阵阵雁声、渺渺人名,包括哪些文字的、精神的和刻制于青石板上的事实。
我没有别的选择,依然故我,在那些即将堙没的、名人的院落里穿越——
叶兆兰故居
叶兆兰(1813-1876),原名元桐,字介塘,东安端桥铺镇凉水井村人。早年以儒学生员(秀才)身份升入国子监肄业(即入监读书),为拔贡。后赴长沙参加秋试,中举。1847年考取钦取宗室汉官学教习,在京城任教10年后,任潜山知县。1859年在潜山知县任上组织团练与太平军作战,并组织团练为官军运输后勤物资。1859年8月,母丧回籍丁忧。1860年被咸丰署安庆府知府,办理团练,招募义勇1000人。1862任微宁池太广兵备道,1867-1872年随席宝田入贵州镇压苗民起义,因功官至正二品,布政使衔。后曾国藩再督两江,委任他总理湖南督销淮盐局。
叶兆兰是曾国藩重要幕僚之一。他的故居,据说在东安县端桥铺镇凉水井的叶家村。我们开着车从东芦公路出发,在南涧河交叉处随流前行,向一位老人问路,老人带我们前往。
一座三进的房子除了西边的两幢横屋有人居住,保存较为完好外,第三进房子只剩下几根木柱子,斜摆在那里;第二进房子也只剩半边,七零八落,摇摇欲坠。第一进房子大门还在,左边一个小厢房保存比较好,雕花窗子精巧别致,还露出一些古老的气息。当然,这些房子的围墙基脚依稀可见,青条石铺在那里,露出建筑的规模和平面轮廓,有点大户人家的气派。
老人带我们走进横屋,与一位叶兆兰的六世后裔见面,六世后裔将珍藏在阁楼上的《叶氏三修族谱》小心翼翼拿下来,给我们翻看,期望我们能够给予呼吁,希望国家能够拿出一些钱来修复这幢古房子,让叶兆兰故居恢复旧貌。
叶氏谱书很厚,有六大本,有一卷为别裁,有上、中、下,记叙叶氏家族的源流、分支及重要人物传记、家风、族规等。有《同治十二年九月十八日穆宗毅皇帝诰授兆兰》《下南江叶氏修坟会记》《叶公介塘方伯家传》等。
叶兆兰,原名叶元桐,字介塘,一字梧冈,少孤贫,体格清癯,精神强健。每读书,恒彻夜不就寝。母李太夫人,苦节坚贞,抚诸孤而教养之。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赴长沙参加秋试考中举人。先后任教习、安徽潜县知县、保定知府、安庆知府、徽宁池太广兵备道,加布政使衔,总理湖南督销淮盐局等。他擅长书法,尤精于"颜字贴",曾与道县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互赠过书法,在北京、安徽、湖南的一些地方,留有墨宝。
如此名人,如此破烂不堪的旧居,难免让人心生苍凉之感,感叹世事如棋,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后听说南涧河东边叶家村的叶楚葵老师对叶兆兰的情况很熟悉,也许那里还能找到相关遗物,会有所收获。我们又驱车绕道叶楚葵老师的家里。叶老是叶兆兰的五世后裔,今年88岁,早年在县内伍家桥、鹿马桥等地教书,1988年退休后,20余年坚持订阅报刊,投资上千元办家庭图书室。力不从心后,便在家里种花养草。叶老师听说我们来了解叶兆兰的情况,他非常高兴,端来椅子,拿出葡萄招待我们。还拿出谱书和相关资料,非常热心地给我们介绍叶兆兰的逸事,为自己是叶兆兰的后裔而自豪。
叶老师告诉我们说,叶兆兰是一位记忆里非常好的人。丁未年考取宗翼汉官学教习,成了光绪皇帝的老师。当时光绪皇帝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蒙古族人教蒙文,一个是汉人叶兆兰教汉文。皇宫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接触古典书籍的条件。在京十余年,他把二十四史他背得滚瓜烂熟。一次与武汉大学的教授席鲁思教学生,学生看他体格清癯,有些瞧不起。他让学生将一部二十四史担来放在教室内,让学生随意抽一页,他都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学生们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叶兆兰的书法远近驰名。县志里说,进城赴考,变卖三间房屋作路费。谁知路途遥远,途中路费用尽,请店主买来十余把白纸扇,在纸扇上题写诗词,行书作画,再到街市发卖,以求路费。店主见其诗文书画非凡,遂赠银五十两,助他赴考,考中举人。民间里的传说也很神奇。有一次,叶兆兰看见一户人家在打糍粑。一个女的双手扭糍粑,往头部后面抛。后面的簸箕上,糍粑摆得有行有列,整整齐齐。问那女的怎么学得这么一手绝活。那女的说,你的字画我的糍粑,天下无双。民间还传说,他的一个游手好闲的远房亲戚闻他大名,想到他那里弄点生活费,他让到家里选几幅字画回家,那亲戚哭笑不得。他对亲戚说,现今社会动荡不安,拿钱给你不安全,还有性命之虞。这些字画你可以在路途上消费,做几次出卖,每次卖点钱,用完了再卖,快到家时,可以将剩下全部卖了才回家,这样你到家里就有一些余钱剩米过日子了。亲戚将信将疑,但还是遵嘱回家。第一次拿出一幅字画,果然很快就出手了。亲戚拿到第一笔钱后,甚是高兴。从此,一路上吃穿不愁。快到家时,他将剩余的字画全部卖了,回到家后买了10亩薄田,维持家庭生计。那位亲戚还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多要一些字画。
叶兆兰对叶氏后裔的影响也非常大。叶楚葵老人家里兄弟姊妹6人都是大学生,除了他在家教书外,其他人都开枝散叶到外地工作,还有的出国留学,定居国外。家族中没有人打牌、赌博,家风纯正,勤学好问,耕读传家。叶老师到伍家桥教书,干部和附近人家的子女都集聚到他一个班,他莫名其妙,一问校长才知道,大家羡慕他是叶兆兰后代,有学问,都希望沾其文气,让子女有一个好的前程。
叶兆兰的故居已经不再辉煌,但传说却不断生动。
宾步程故居
宾步程(1879-1943),族名孝聪,字敏介,号艺庐。东安县原山口铺乡大树脚村人。曾被湖南省当局选派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留学8年,学习机械工程,学成归国后,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致力于枪炮改良,弹药增产,设计制造了金陵制造局之七五山炮。1914年,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后为湖南大学之一部分)校长,历时10年,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他亲自改良火车头,名震国内外,被誉为“火车头”。1925年,寓居长沙回龙山,潜心从事译述,介绍欧美科学,名重当时。1934年11月,该报发表社论,反对国民党军追击红军实施"坚壁清野"政策,触怒当局,被迫停刊。抗日战争时期,他任湖南省政府委员、难民救济总署主任,被聘为湖南临时参议会参议等。1942年,他主持筹建省立第七高级中学。在长沙创办了明宪女子中学,1943年12月27日在长沙明宪女子中学病逝,终年64岁。
2016年9月的一天,我们造访宾步程的故居。车子经过山口铺后,往西南方向进入大树脚村,在一栋新建的两层楼房面前停下来。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们,先看看玉七亭。
玉七亭建于1926年,是宾步程为他的母亲70大寿而建。亭子由4根3米多的整条青石支撑,亭顶四坡,是一座方形四角亭子,上盖青瓦,古朴典雅。每根亭柱都有一副楹联,由宾步程亲自做对。其中,一幅对联是:前面就是山口铺街何须着急,此地即名大树脚下正好遮荫。亭子建在旧时东安的北关道上,远处鸟岭翠峰叠嶂,近处南涧河蜿蜒北去,石板路从南往北连接东邵,是过往行人歇肩纳凉的极好去处。1944年9月7日,国民党79军军长王甲本带领警卫排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发生遭遇战,除作战参谋科长潘茂、通讯员李印突围外,其余官兵全部壮烈牺牲,掩护王甲本的副官吴镇科牺牲在不远的山边,王甲本誓死不投降,徒手与日军拼刺刀壮烈牺牲于玉七亭下。
我们按照朋友的指引,穿过一条荆棘丛生的小路,没有看见什么亭子,只看见玉七亭的遗址。我们在荆棘丛中发现了3根长、1根较短的方形石柱横躺着,石柱上面刻写着一些笔力遒劲的文字。因为阴刻文字在石柱的侧面,太阳光强烈,没法看清全部的文字。
虽然玉七亭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被毁,但是每年清明节,都有当地人和王甲本后裔到玉七亭遗址来寄托哀思。
宾步程万万没有想到,用石柱建造的刻着自己亲自撰写对联的亭子竟然轰然倒塌,有一根柱子竟然断裂成了几截,那些寄托自己对母亲的孝心砖瓦、石头零落在杂草之下;宾步程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致力于实业救国,坚信“兵战不如商战”,谁知18年后这亭子竟成了外敌入侵、国军军长迎敌葬身之地,看来“兵战、商战”齐头并进才是国之重器。
车子再绕过一个长满大树的小山头,就到了大树脚村宾步程的旧居。旧居面积很大,占了村子的大部分。当地老百姓说有34栋,房子从西往东排列,随地势由高到低。在正东方有一个大门,门两侧是厢房。厢房两侧是炮楼,文革时期被拆除。据说当时村干部带领村民拼死保护,但抵不住造反派强势,最后抓去两名村民坐牢两年,炮楼没有保住,人在监牢里吃了不少苦头。大门前有一块坪圹,全是青石板铺成。坪圹前面是池塘,池塘前面是田野,田野前面是石山。据说池塘北侧是另一宾姓人家的宅院,虽然现在已经被红砖房取代,过去还是挡住了宾步程宅院的风水。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是他三姨太居住的地方。这房子在院子的西边,坐北朝南,后面是小山包,生长大树的地方;前面是一株大古樟,两口古井,水清见底,青石板条石被踩磨得油光发亮。从西往东有一条青石板路,北侧是宾步程的家,虽然有些破烂,但院墙还没有完全倾圮。
想当年,宾步程家里贫穷,入私塾,期末欠束修(学费),被塾师扣留书担,族人说情才归还。想当年,同村文某在两湖书院月考中被张之洞赏识,破格命其寻求一位家乡学友前来伴读。宾步程恳求父母将四分水田变卖,得到买主200铜元的赠款,并提供路途和学习的资费。想当年,为了节省盘缠,宾步程一路餐风宿露,步行千里,来到武昌。张之洞见他如此吃苦耐劳,大加赞扬,就给他取了“步程”的学名。到后来,宾步程追随孙中山革命,致力发展民族工业,投身新闻、教育、慈善事业。到后来,宾步程含辛茹苦,建设家园,咸鱼翻身,终于拥有了如此庞大的宅院,显赫一时,威风桑梓!而如今,这里白墙青瓦的新房子又从院墙里长出来,那些曾经辉煌又将变成一片废墟。
历史如烟,人生如梦!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失落之感。
但是,回头一想,宾步程毕竟是乡贤,他的那些与孙中山交往的故事、改良火车头的故事、首任湖大校长手书“实事求是”的故事,那些“你有枪杆,我有热血,你有势力,我有冷眼”“兵战不如商战”的铮铮铁骨,那些放弃国外优厚的环境回国尽力的爱国之心,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绵绵不息,在人类的发展中口耳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