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像它那样充满了中国元素,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日本遗存了大量的唐风宋韵,并保存得以传承。京都,则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京都,我一直向往日本旅行,来了三四次,仍觉得不够。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看着祖先的文化、建筑、艺术、绘画、文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与智慧,就这样的被日本人传承,并发扬光大,内心的情感充满复杂。

京都,被称之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也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但不论是日本人还是熟知历史的中国人,心里都很清楚,京都古城布局实际是仿造中国唐代长安城而建。日本几次派人去唐朝,从而带回了大量唐朝文化,并模仿,再创新改革,最终形成日本特色。

当今天的我们行走在京都的街头巷尾时, 但凡见到的庭院、寺院、神社,是古建筑还是仿古建筑,都带有强烈的唐朝遗韵。 时至今日,日本人的许多生活习惯仍保留着唐代时的风貌。

因而,不禁想起那句流传了很多年的一句话:如果想了解唐朝文化就去日本看看。这句话是谁说的,并不清楚,但很真诚也有无奈。

在京都,不论是去一些大的、有名气的景点,还是一些小的、很普遍的地方,从唐朝开始,日本式风格在自家的历代王朝文化中改革、创新与沉淀中,逐渐向唯美意识所发展,并构建成日本式风光。后来,这座古城与中国西安在1974年5月10日成为姊妹都市。

如今,它已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观光都市和文化都市,有多处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说它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不如说是我们中国唐文化的“故乡”。不仅是因为传承了唐朝文化,更因一个中国人,今天的京都以及奈良,才如此出色,否则日本人的精神故乡可能只剩一堆废墟。

他,就是我国伟大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如果不是梁思成,京都和奈良将会在战火的洗劫中成为废墟。

1944年,轰炸日本前夕,梁思成向美军司令部递交了一份建议书,指出京都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作为保护对象请免予轰炸。梁思成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美国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希望他在军用地图上圈出古都位置,这才使得京都与奈良得以幸存。战后,日本人对其甚是感激,曾在《朝日新闻》上以大字标题把梁思成奉为“古都的恩人”。

虽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美军不炸京都与奈良, 并不能说梁思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不论如何,日本人对梁思成的感激是真诚的,京都与奈良也确实避免了战火洗劫。

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都文化,虽有唐风宋韵,但对日本人而言,这里是日本文化与大和之魂的真正所在。它有数百间神社、神阁和古寺名刹,拥有日本二成以上的国宝。行走在这里,古建筑举目可见。
【景点推荐】

1、伏见稻荷大社
要论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伏见稻荷大社不可不提。该大社始建于8世纪,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

但对于众多游客而言,该大社的迷人之处,不是历史悠久,而是神社主殿后面密集的朱红色“千本鸟居”。每天,从“千本鸟居”下方走过的游客数不胜数,不少中国女孩还会穿着和服前往拍照打卡。

它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也曾出现过。是京都之旅不可错过的地方之一。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建议游玩时间:3-4个小时
交通: 从京都乘坐JR奈良线的第二站:JR稻荷站,出站就能看到指示牌,很方便。京都站到JR稻荷站大概5分钟,140日元。

2、祇园
在我看来,整个日本最具风情的地方只在祇园,它是京都最大的艺妓区,也是日本现代最著名的“花节”。19世纪初,是祇园最繁华的阶段,艺伎多达三千多人。如今,它是日本指定为历史景观保护地区,也是京都有名的旅游胜地。

几乎任何一个来京都旅游的人都不会错过这里,许多游客更是纷纷换上和服、梳妆成“艺妓”的样子,持着纸伞,踩着木屐,以小碎步的方式在充满艺伎馆和茶屋的街巷里拍着好看的纪念照。

祇园分祇园东和祇园甲部两区域,最有名的是一个叫“花见小路”的街道,《艺伎回忆录》中许多场景就是在这里取景。 如果时间匆忙,无法在逛完整个祇园的话,不妨就去“花见小路”看看,是其精华路段之一。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建议游玩时间:拍照打卡的2-3小时、旅拍街拍的4-5小时(幸运的话,会碰到真正的艺妓)、风光摄影的建议错过人群,要么很早,要么很晚。
备注:周边有许多出租和服拍照的商店,有的还可以化妆,但费用不等。

3、金阁寺
80、90应该对聪明的一休不陌生吧。漫画的原型就出自这里:金阁寺。金阁寺原名“鹿苑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历史建筑。 是京都“寺庙之旅”不能错过的古寺之一。

金阁寺,最大的看点在于内外都贴满了金箔的三层楼阁建筑。不论春夏秋冬,这三层楼阁建筑都非常唯美,虽为重要的历史建筑,但比起历史的厚重感,这座建筑十分具有日本式唯美意识。

门票:400日元(成人);300日元(中小学生)
开放时间:上午9:00-下午5:00(全年无休)
建议游玩时间:由于游客太多,并游览空间有限,一般情况下60分钟足够。
摄影建议:由于开放时间关系,想出片的可能性不大,但糖水片依旧惊艳。

4、清水寺
日本寺庙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真的非常多,清水寺也不例外。清水寺是京都非常有名的寺庙之一,它的名气在我看来是超越了伏见稻荷大社。如果春天来京都旅游,赏看樱花一定要来这里,同时也会看到许多茶艺方面的表演,以及日本人喝茶的场景,清水寺的茶艺名列京都之首。

越南自古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许多城市也跟中国的城市很像,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越南旅游。除了首都河内和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以外,越南中部还有一座美丽的古城。

顺化古城,在越南的历史上曾经非常辉煌。顺化现在是承天顺化省省会,在此之前,曾经做了近400年国都,是越南的三朝古都。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顺化还归属中国管辖,汉朝时属日南郡。明朝时曾经占领越南,把顺州和化州两座城市合并为顺化府,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现在。

顺化最辉煌的时候是在1558年-1945年,近400年时间里,顺化先后是广南阮氏、西山阮和阮朝等王朝的都城。直到1945年越南发生八月革命,末代皇帝退位,顺化也结束了作为都城的历史。

香江穿城而过,顺化因此而格外美丽。香江把顺化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是老城,又分为内城和外城。

顺化古城呈四方形,每边大约2.5公里,古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墙高8米,厚20米,共建有10座城门。皇城模仿北京故宫而建,如同小一号的紫禁城,这也是越南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古城里有许多旅游景点,这是游客到访越南必去的景区之一。皇城中的午门比北京故宫的午门小,但形制基本相同。午门建于公元1833年,后来在战争中被炮火损毁,如今已经重新修好。

顺化皇城是越南最值得游览的景点之一,跟下龙湾、会安古城等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
因为我国的历史悠久,所以很多亚洲国家历史上都和我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就一度被认为最早是华人来到这里建立的,这个国家就叫做文莱。相信这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不用雨融多说很多读者也都知道了吧,一度号称亚洲首富级的国家,名义上的人均GDP就达到了3.3万美元,如果按照PPP购买力平价的水平来算,那么将高达8.3万美元的水平,也正是因为这个购买力的成绩,福布斯一度将这里列为全球第5富国。


但其实这里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总面积不到6000平方千米,对比起我国的很多城市来说,可能都要小一些。住在这里的人也仅有41万,无论是哪一个数据,这里都绝对是一个超小的国家。但说实话,这里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很多没去过这里的人,就不知道文莱其实是一个领土一分为二的国家,整个国家被马来西亚分成了两半,一边是首都所在地,相对来说更加富裕,另一边则就相对更穷一点,当然自然风景也更加的纯粹。


那国土都这样了,这里又是怎么变得如此富有的呢?答案当然就是其周边发现了巨大的石油资源啦,别看这里小,但其实这里已经是东南亚第4的产油国,虽然只是排在第4,但对于这么一个比城市还小的国家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所以每年这里光是出口天然气和石油,就足够变得很富裕,其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占其国家GDP的90%,等于整个国家都几乎完全靠这两种资源来发展。



不过有很多的专家都还挺担心当地发展的,因为这里实在是太依赖石油等资源了,其他的资源几乎完全靠进口,甚至于60%的食物都需要进口。要知道境内肥沃的土地其实也不少,但如今依旧在粮食自给自足的道路上努力着,未来要是这里的资源告罄,极度依赖其资源并且也没有好好发展其他产业的文莱估计真就会一落千丈,现在这种人均拥有一辆车,几乎人人都有房,国家福利号称堪比北欧的状态估计就会没有了吧。



但那种状态估计还要挺久才会到来的,如今这里依旧是奢华无比,估计还要富裕好久吧。有趣的是,这里有65%的人口最早的祖籍都是马来的,甚至其境内有1/10的人口还都是华人,曾经最早这个国家就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在人口上又有密切的联系,不得不说我国与这里的渊源可以说是相当的深了。而且别看这里主要的文化是来自伊斯兰和马来,但你在这里依旧能找到很多我国文化的影子,我国对于这里就像是曾经的老师一般,有着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



但不过也不能盲目自信,毕竟目前这个国家在南海可是占着南海一个岛屿的,并且分割了周边3000平方千米海域,这一点着实是会让人觉得有些气愤。不过近两年我国与这里的关系还算不错,甚至还在2013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它很小也很富裕,但说实话也有自己的缺点。
无论是从世界遗产的门类和数量上来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在全国50多处世界遗产中,厦门鼓浪屿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世遗地之一,曾有过一年接待近1200万游客的“天文数据”,在国内仅次于故宫。


鼓浪屿紧挨着厦门岛,原名“圆沙洲”,明代改名为鼓浪屿。鼓浪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在2017年7月,在此之前鼓浪屿已经是名声大噪的旅游区,曾一天接待过12万游客——这超过了岛上居民的数倍。一年的游客接待量也曾达到过近1200万,岛上几乎每天都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在日光岩上俯瞰鼓浪屿,岛上一片郁郁葱葱。厦门被誉为文艺青年的圣地,而鼓浪屿则更是受文艺青年们所喜爱。

近几年为了不让鼓浪屿小岛上人满为患,对前往鼓浪屿的轮渡进行了调整,调控了上岛客流。虽然小岛上依然人气很足,但比起之前还是改观了不少。鼓浪屿与厦门岛相隔不远,但两者并无桥梁相通,去往鼓浪屿必须乘坐渡轮,最快的轮渡只需几分钟就可到达。



鼓浪屿上的花园很多,绿化也很不错。岛上的许多特色各异的历史风情建筑,保留得也很完好。络绎不绝的游客让鼓浪屿的旅游产业发展得很快,特色民宿、酒店遍布全岛,装修布置也很有文艺调调。

鼓浪屿小岛一只怯生生的小猫。这座以文艺风情著称的小岛上,出名的喵星人很不少。

鼓浪屿上郑成功的雕像,这位民族英雄曾经在此训练水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