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52723
-
- 注册时间2013-11-22
- 最后登录2024-11-02
- 在线时间694小时
-
- 发帖428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币911
- 道行2000
- 原创0
- 奖券70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52723
- 发帖
- 4287
- 金币
- 911
- 道行
- 2000
- 原创
- 0
- 奖券
- 70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6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2
最后登录: 2024-11-02
|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19-06-01)
—
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游戏障碍”——电子游戏上瘾行为被正式列为“精神疾病”,修订版本将于2022年1月起生效。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官媒纷纷报道。 随后,网友们也坐不住了,跳出来表达立场: 有人直呼“过度诊断”,认为沉迷游戏虽然不好,但是认定成疾病好像夸张了一点……但马上就遭到了理智型网友的纠错:万事有度,不是说打游戏就是有病。(当然这位纠错的网友也没完全表达清楚。) 那么什么才是游戏成瘾?WHO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吗? 游戏成瘾≠打游戏就有病 根据WHO给出的定义,“游戏成瘾”需要包含一些三种特征,并且至少持续了12个月的时间: 游玩游戏的频率、强度和时长以及对于游戏的情景缺乏自制力 玩游戏的优先级远高于其他生活兴趣以及日常作息等 过度游玩游戏导致了负面影响后却依旧持续游玩,甚至可能加大游玩力度 所以并不是每个玩游戏的人都可以诊断为游戏上瘾。另外,为了避免暴力戒断的风险以及不法分子(比如杨…)之流利用这一诊断来牟利,必须是由专业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打游戏会被迫害吗? 除去疾病本身的定义,网友们最关心的还是治疗问题,大概是不法网戒中心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所以更多人关注,新的疾病定义会带来另一轮”迫害“吗? 这条评论的亮点并不是杨永信合法化,而是回复中提到的:WHO更新的疾病定义反而限制了不法分子,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农业局没有规定苹果必须200g以上才能上市,会有果农用100g的苹果充数,并且因为没有标准,消费者不能硬性要求他提供200g的苹果。但是现在标准有了,无良果农反而没有空子可以钻了。 所以担心打游戏会被”抓“去电一电的朋友,可以松一口气了。 那么游戏成瘾应该怎么治疗呢?由于是新定义的疾病,尚未由明确的诊疗指南,但是同属于成瘾医学,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其它成瘾行为是怎么治疗的。 成瘾的治疗 对于包括游戏成瘾、精神障碍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应当遵循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人格尊严的原则,保障患者在现有条件下获得良好的精神卫生服务。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 以下文字节选自杨德森教授主编的《湘雅精神医学》第16章13节针对行为成瘾的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有多种形式,如个体治疗、小组治疗、家庭治疗、自助集体治疗等。使包括物质成瘾在内的所有成瘾障碍的基本治疗方法。 2.动机强化治疗: 动机强化治疗治疗(MET)是指使用一些治疗策略强化患者做出改变的动机,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目前面对的问题。 MET治疗主要通过动机访谈(MI)来完成,治疗师需要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在帮助患者的过程中,治疗师始终接纳、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通过与患者的共同探索来达到治疗目的。 3.认知行为治疗: Beck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开展对药物依赖者的认知行为治疗(CBT),通过识别和改变患者的不合理认知来减少或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或情绪。 综上所述,其实成瘾行为的治疗更加充满人文关怀而不是充满歧视和迫害。 游戏障碍:精神卫生领域的新挑战 其实早在(2018年)6月18日,WHO就发布了新版《国际疾病分类(预览版)》,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 当时也在网络上引起争论,《医学界》也就此事采访了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牛雅娟教授(相关阅读:把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专家发表观点了!) 牛雅娟教授表示:“游戏障碍人群并不少,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不过在医院门诊接触的患者比较少,很多人没有走进正规的医疗机构。与酒精依赖、药物依赖、重度烟草依赖相比,游戏障碍是个新问题,面对庞大的青少年群体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这是对所精神卫生从业者、以及国家疾病防控体系的巨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