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徒步之旅总有我们看不完的美景
意想不到的惊喜
与及讲不完的传奇故事
可能一次涉足
便足以让你用一生的时间去行走
但是风景虽美,故事虽多
仍然有些事情需要你去记住
徒步出行留归路,5句箴言要记住
1、准备充分,不盲目
雪山,草原,沙漠,湖畔
背包,徒步,搭车,露营
你是否也被这些看起来洒脱不羁的画面和名词吸引,蠢蠢欲动想要来场自己的户外之旅?去西藏净化心灵,去雪山洗涤眼睛?

在你出门之前,希望你能看到这句话:“准备充分,不盲目出发”。户外虽然又美又自由,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和未知,许多地区和路线甚至没有人烟,一旦发生意外难以求援。
所以在出发前,希望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谨慎地选择目的地,不要第一次户外就试图进军雪山、徒步无人区,对目的地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2、心态平和,不恐慌
户外存在着许多意外和危险,野生动物、变化的天气、高反、滑坠、受伤等情况都可能是潜在的风险。但是除了不可抗因素外,我们自身的心态也有很大影响,例如人人谈之色变的高反。

户外新手往往过度紧张,把徒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例如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肌肉紧张都当成是高反前兆,反而更容易演变成心病。
在户外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发生时也更容易冷静下来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3、主动学习,不被动
徒步应该带多少升水?户外装备应如何选择?要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上下山用什么步伐更省力?登山杖如何使用?遇见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队员发生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野外迷路又该如何自救?
这些知识,不管是新手“小白”还是户外“大神”都应该主动的学习积累,避免被动地面对问题。其实主动了解这些信息,既可以让我们在户外更加有信心,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享受这段旅程。

4、踏实可靠,不当“熊”队友
由于野外徒步所处环境的孤立性和风险,很多户外爱好者会约伴前往,组成临时队友。但是因为个体的差异,旅途结束后有的队友成了朋友,有的却回来吐槽自己遇见的“熊”队友。
在户外徒步活动中,虽然是组成了临时团体,但是每个成员都应该保持独立,即尽可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依赖别人。毕竟大家走的是同一路线,你累得不想动的时候别人也是一样的。
其次,队员互相之间应该相互包容,不能擅自脱离队伍,积极伸出援手。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这个团队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也能让彼此一起愉快地享受旅程。

5、保护环境,不破坏
我们因美丽的风景而出发,我们也该把美丽的景色留下。不破坏、不伤害,保护好脆弱的自然环境。
我们应遵循 LNT 的环保原则,即无痕山野。在户外活动中,尽可能的分装食品,减少将塑料制品带入山野,并且将登山产生的垃圾带出山。

此外,还要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干扰伤害,不扩大踩踏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不在河里使用洗洁精等化学产品。
我们的一点点谨慎和辛苦,就可以将美丽的山野保留千万年。

除了以上五点注意事项,对于很多徒步者来说,学会“走路”无疑也是常常被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一点。
如果按照在城市柏油路上走路的方式走山路,不仅不安全,而且很快就会非常疲累,无法继续行程。

今天小超就根据山野线路的主要特点,给大家分享一些徒步的方法。
山地行进有技巧,不惧前行万里路
1、头腰脚,共进退;移动重心一条线
徒步登山时,首先要注意头、腰、脚保持在同一条重力线上,并经常性的把这条线作为身体的轴心来行走。
方法:抬起一条腿的膝盖,另一只脚着地保持平衡,肩膀放松,步行的重心从后脚转为前脚时,将头部和腰部重心前移,前腿膝盖不要突出,再向前踏出后脚,重新制造一个重心。这样头、腰、脚重心不断移动交替行走的方法就是正确的山路步行姿势。

2、小步伐,慢慢走;有氧耐力最重要
登山初学者一般通常犯的错误,是拖着脚走或用逛街的步伐登山。这种方式走山路,因为身体较难取得平衡,很容易踢到东西而跌倒。
此外,因为身体为了在行走中取得平衡,要用多余的肌肉撑住,反而更容易觉得疲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小步伐,一步步踩稳慢慢往前走是明智之举。

远足登山路漫长,步伐呼吸要配合
远足登山是一个长时间的有氧耐力运动过程。我们需要注意掌握节奏,保持最舒适的状态才能具有持久的行动能力。
这样的一种节凑,除了采用最省力的登山远足基本步法——小步法慢慢走外,还得注意聆听自己的呼吸和监控自己的心跳,以实现和适应长时间的舒适节奏。

1、走而不喘;保持持久力
行进中的呼吸,嘴巴要注意避免一张一合的方式;而是着重吐气,把肺腔的气全部呼出,腹腔的呼吸肌自然会进行深呼吸,吸入更多的空气和氧分。这样的“先尽呼后尽吸”的呼吸形式,主要是通过横膈肌来完成。
横膈肌是位于肺部底端的一块肌肉,这种肌肉的功能很独特,它所包含的快肌(用来保持短期能量的纤维组织)和慢肌(用来保持耐力的纤维组织)的数量几乎相当,所以用横膈肌来进行深呼吸会有助于保持呼吸的持续稳定和持久。

采用小步法慢慢走的步法形式,也是为了避免心跳数的增加和呼吸的急促,所以最好的行走节凑是“走而不喘”,也就是身边的同伴基本听不到你的喘息声音比较合适。建议行动中保持一种稳定的节奏,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以让自己保持“持久力”。

2、全脚掌,稳踏步,肌肉痉挛不易发
很多初学者在徒步登山过程中,会出现腿部肌肉抽筋的现象,这是由于步行过程中脚掌踏出是没有全脚掌着地,或是全脚掌着地但没有选好踩踏点。
脚下没有踩稳,移动的时候需要花费至少四倍的力量来平衡身体重心,而在平衡身体的过程中,腿部受到巨大的压力就可能会导致抽筋。
全脚掌着地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身体重心更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调整身体重心过程中腿部受到的压力。因此建议徒步登山初学者,走山路的时候尽量全脚掌着地,选择踏点稳定的地方行走。

3、上坡外八字,下行重后脚,膝盖伤害在预防
遇到坡度较大的斜坡时,要采用外八字的方法走路,初学者们可以亲自去尝试一下就会发现,如果把脚竖直放在斜坡上,脚尖位置高于脚跟,脚踝难以快速和有效地协调并稳定身体的平衡。
如果使用外八字脚,双脚向两边横向踩,脚尖与脚跟之间高度几乎相同,脚踝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摆动并平衡身体。
而在下坡的时候,即使是缓坡,也要注意,在下脚的瞬间要充分弯曲脚踝和膝盖来缓冲身体,同时将重心转移到后脚,步伐要采用一步一步的小碎步,这样即使脚下踩空或是打滑也能马上恢复平衡,防止跌倒。

4、高台地,切莫跳,降低重心最安全
在行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同膝盖高的台阶地或是忽然变陡的坡地,碰到这种落差比较高的台阶地形时,切记千万不要向上或向下跳,向上跳双脚着地时可能踩空使腿部受到剧烈撞击,向下跳着地时则可能滑到,扭伤脚踝甚至发生骨折。
正确的下行步法是利用边上树根类的植物紧紧抓住,稳住身体重心把脚顺利往下掂着地,或者坐在地上慢慢滑下去着地。

山地进行会休息,徒步之旅才长远
1、行前热身要做足,起步放慢宜缓行
行前花少量时间做准备运动,让肺部预先有效吸收氧气,增加肌肉血液循环,使心脏有一个运动的适应过程,这样可以把身体调整成为适合登山徒步的运动状态。还可以预防很多特发状况及受伤。
刚开始登山徒步,千万不要逞强赶速度。登山徒步,是一种路程较远的运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刚开始行进速度过快,会快速消耗掉体力,不利于后面的行进。

2、行进时间有规律,疲劳之前要休息
登山徒步的休息方法,分小休息与长休息。无论小休息与大休息,这样一种登山重复休息模式,目的都只有一个:防止疲劳,让身体获得充分休息,恢复精神更利于行走。
通常登上徒步大多采步行四十至五十分钟、休息十至十五分钟的方式;建议初学者采步行二十至二十五分钟、休息三至五分钟的小休息模式。这种方法在长时间步行时可以让人觉得不容易累。

当然,也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及后续行程来随机应变,灵活分配休息时间。即使走不到十五、六分钟,看到景观不错的地方或是想歇口气时停下来休息也可以的。
最好的休息方法是“会累之前要休息”。为更舒适、安全地走远路程,减少疲劳的感觉,把体力保存到最后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休息次数如果太过频繁及冗长,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到达目的地,这样反而更累。
所以为了掌握自己行走的节凑与休息的步调,可以认真明细的记下自己步行时间的纪录,掌握个人的行走节凑。

通常登山徒步过程中的小休息,以3-5分钟内比较适宜,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节凑与呼吸,可以就着这个时间补充下行动粮及水分。还可以等其他的队员。
长时间的休息,可以卸下背包,站立调整呼吸回复正常后再坐下休息。休息时要尽量放松身体,让身体充分休息。怎么舒服就怎么坐,以最轻松舒服的方式休息,哪怕是躺倒休息也不妨。

很多驴友开始徒步时
都不善于运用这些技巧
不懂如何行走
不知道如何休息
不知道怎么上下坡最安全最省力
其实徒步技巧有的是
只是看你学不学
热爱徒步的你
赶快学起来
并带着这些技巧
去感受大自然的秀丽与奥妙吧



4月的然乌湖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5—6月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争奇斗艳,同时也是一年中路况相对比较好的季节。



7—8月是川藏线的雨季,由于雨水充沛,沿途野花遍地,绿草如茵,空气含氧量是一年中最多的时候。



9—10月是一年中天气最好的季节,到处黄叶似金,红叶似火,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