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享誉“旷世游圣”,写有“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将5月19日,亦即《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一介书生有何功德,能将自己与天 朝重大节日联系在一起?

死生契阔君莫问 行云流水一孤身
一个饱读读书、风情万种的书生,在续配罗氏将自己钟情的侍女周氏嫁与李姓邻人后,心灰意冷,反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当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时,爱不稀奇,专一才是异数。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不“介入”就“超脱”的封建时代,徐霞客独辟蹊径,既不高唱“归去来兮”,也不慨叹“有志不获骋”,而是在科学文化创造中找寻自己的价值。

一囊一仆,徜徉于人迹不到之境。

“……秉炬穿隘,屡起屡伏,乳柱纷错,不可穷诘焉。”徐霞客是世界上最早考察研究喀斯特地貌的人,在地理、人文、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领域颇有建树。

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1636年,已是51岁的徐霞客与静闻结伴出行。山高路远,盗匪频出。过湘江时,遭遇强盗,静闻拼命守护自己用二十余年以鲜血抄写的八万多字《法华经》和 徐霞客的游记,到南宁时伤重而死。

静闻死前对徐霞客说:“我出家二十年,立志要去朝拜鸡足山,今已不行了,我死后望你能将我的骨头带到鸡足山去。”形单影只的徐霞客不顾自身足疾严重,艰难跋涉千山万水,终于在1638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到达鸡足山所在地大理宾川县。将《法华经》供于悉檀寺,并将静闻和尚葬于鸡足山。

三百八十年过去了,美人黄土、英雄朽壤,何可胜数。静闻和尚墓仍在,叙述着一个虔诚教徒舍身守护佛经和同伴游记的侠义故事。

孔子论述水有九德时说:“……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饱览长江大河的徐霞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写就了“一诺千金、言出必践”的宏篇巨制。


最后,一起来拜读徐霞客的《游黄山记》,领略大家的文采和他迎难而上的风范:
……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登高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在古代,登高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人们表达对亲人思念的一种方式。而到了如今,很多人依然喜欢在闲暇之余出去爬山,一方面是遵循这种传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旅游成为很多人最喜欢的运动之一,而祖国的名山大川则遍布游客的足迹。

提到我国的名山,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词就是“五岳”,这是我国著名的五座大山,而在五岳之中,排名首位的泰山则更令人向往,它不仅风景秀丽,主峰玉皇顶巍峨壮丽,直插云霄,而且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泰山一直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很多皇帝都来到这里封禅祭天,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泰山海拔最高仅1545米,并非最高的山,为何古代帝王都来这里祭天?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都自称“天子”,他们把自己看作是上天的宠儿,以“君权神授”的思想来统治天下,自然也就需要经常与上天沟通,所以古代皇帝祭天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较高的地方,这里离天更近。而当时最先在泰山祭天的是齐鲁之地的儒生提出的,泰山确实是山东地区最高的山,所以在这里祭天也就名正言顺,随着儒家文化被历朝历代重用,去泰山封禅也就成为很多帝王毕生的梦想。

古人崇拜东方,崇拜太阳,他们认为泰山是东方最高的山,而且也是最先看到太阳的地方,所以几千年来,这里已经被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泰山在我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如今的泰山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壮丽的云海、挺拔的山峰以及迷人的日出和晚霞都让很多游客对这座“帝王之山”称赞不已,泰山能够成为五岳之尊,吸引这么多帝王来此祭天的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

泰山海拔最高仅1545米,并非最高的山,古代帝王却都来这里祭天,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你可能不知道,地下深处的岩石中,存在着许多绵延的地下河,水文地质学中称之为“暗河”,我们老百姓常常“阴河”。

长江有个怪现象,冬季三峡出峡水量超过上游来水量,就是因为在三峡的峡江地带,有众多的暗河与地下水与长江在相互补给,据《长江志》载,仅清江流域已探明的暗河有87条,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就有58条。

在这58条安河中,一条神秘的“河流”,它被称为“天下第一暗河”。这条神秘的暗河冲开了一座像墙壁一样的石峰,使之成为了现在的“龙桥”,龙桥雄跨峡谷两岸,桥宽50米,高80多米,跨度10余米。而这条暗河也因此得名——“龙桥暗河”。

据了解,龙桥暗河是一个由地下河流侵蚀、溶蚀形成的大溶洞,主要以流水的侵蚀、搬运为主。总长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暗河系统,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暗河”。

当地人告诉雪灵谷,龙桥河源头在锁龙柱悬岩下,暗河从地底涌出,形成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一根淡绿窄长的丝带。清亮晶莹的水在凹凸不平的小石块上静静滑动着,四季长流,婉蜒曲折,盘山绕石,悠悠然然经过美人瀑和闺女瀑,穿过龙桥,进入云龙洞,最后才进入地下河。

据介绍,龙桥暗河是从奉节县龙桥乡流料河潜入地下的。其入口属于分水岭北坡,按常理说,地下水和地表水应该流向北面的天坑地缝和长江。

但龙桥暗河却执拗地向南切穿2000米高的分水岭主脉,在板桥镇大木村麻湾复出,流入沐抚大峡谷,出土后流经大庙汇太平河,顺西流汇凉水桥水后称云龙河,折向西南,有母猪沟、马料溪水来汇,经枫香坪,至两叉河,由大河汇入清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没有结论。

专家准确地测出龙桥暗河比过去公认的世界最长暗河—地苏暗河系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安县境内)还要长。根据目前全部实测数据,从人口到出口的地面直线距离20余公里,而在地下实测全长达50余公里。

这是一条典型而复杂多变的完整暗河系统。10年来,龙桥暗河发现了与地表相通的竖井多达108个,每逢冬季的时候,由于内外气温的差异,竖井口亦会如长城的烽火台一样升起狼烟,也是当地的一道自然奇观了。深埋地下的水流并没有被寒冷冻结,也没有保留自己的热量,将其尽情的挥洒在了大自然中。

雪灵谷了解到,暗河诞生的摇篮是石灰岩,几乎凡是有石灰岩出露的地方就有暗河的身影。石灰岩是碳酸盐岩的—种,西南诸省是中国碳酸盐岩最丰富的地区,沉积总厚度在1万米以上,其中主要是石灰岩,生成于几乎各个地质时代。分布面积广大的碳酸盐岩,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洞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这里是世界最长暗河,上面有54双“眼睛”,每到冬天就冒热气。这样奇特的地方,这个春天你想去吗?
龙桥暗河,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长的暗河,其位于湖北恩施和重庆奉节之间,其总长度达到了5万米。

按常理说,地下水和地表水应该往北面的天坑地缝和长江方向流,但龙桥暗河却执拗地向南切穿2000米高的分水岭主脉,在板桥境内流入沐抚大峡谷,形成清江支流云龙河。据称在暗河之上,还有竖井108口,每逢冬季就如同古长城之上升起的狼烟。

龙桥暗河的具体长度在以前困扰了地理学者很久,因为特殊的地下构造只是人们无法清除弄清暗河的出口,长度一直没能确定下来。

探险家在暗河入口处投放颜料,运用 GPS卫星定位仪和示踪试验,终于在湖北恩施的板桥地区发现了暗河出口,从而准确测出龙桥暗河全长50千米。这次探险确认了龙桥暗河从奉节龙桥潜入地下后,公路桥正从洞口经过。这是一条典型而复杂多变的完整暗河系统。令人惊奇的是,它竟然是一条穿越 长江、 清江流域间的分水岭的超过常识的地下暗河。

在暗河之上,人们修建了108口竖井,竖井具体的建造时间已无从考证,但每逢冬季的时候,由于内外气温的差异,竖井口亦会如长城的烽火台一样升起狼烟,也是当地的一道自然奇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