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顺街为主干,南北贯通,两旁密密麻麻排列着若干小巷,形成一大片状若鱼骨的形状。
这就是少城。
而在这鱼骨里的肋部,有一条街为成都人当下的生活方式做出了一个范例,它因成都而生,却又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成都的生活。它既有热情奔放,也有诗意散漫,还有浓烈的烟火气,更有让人流连的恣意姿态。
它是奎星楼街。
一半文艺,一半市井,它能够满足你对这座城市所有的幻想。
北以八宝街、西大街,东至东城根街同,
西接同仁路,南抵少城路、金河路。
有城之历史,而无城之边界,
这片区域,是成都「少城」。
晚清的成都地图,左边密密麻麻的,便是少城
始建于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311年),
乃成都大城的子城,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
又在大城西南另建小城,
以驻八旗兵丁,称「少城」。
辛亥革命后,虽然少城城墙被全部拆除,
但「少城」的路网格局却完好保存,延续至今。
清代的少城街巷
这里是成都最为核心之所在,
是成都建城几千年历史中最为神秘的区域,
也是近几百年成都市区域内街巷名
几乎完全保留下来的奇迹之地。
俯拍成都少城区域,奎星楼街就在其间
鸟瞰「少城」,
其街道走势完全不同于大城的棋盘状,
而更像是鱼骨。
长顺街南北贯通,如鱼身主干,
剩下若干街巷左右排比,密密麻麻如鱼身,
状如北京城的东四,西四,南锣鼓巷。
成都人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心中的这片圣地,
以种种真实或杜撰的故事装点少城的每条街巷,
这是成都人的地理和心理图腾。
如今游客云集的宽窄巷子
其间38条街巷,
一些选择了爆发与热闹,
如宽窄巷子,成了名片,成了会客厅;
一些选择了低调与沉默,
如三道街、四道街、柿子巷;
一些则占个正中,
既未宣扬,也不平凡。
干净整洁的商业街
譬如,
支叽石街最生活,
泡桐树街最小资,
小通巷最文艺,
而奎星楼街,最好吃。
早晨8点钟和晚上10点钟的奎星楼街街口
如今时节,正是银杏叶黄时,
在众多流连「奎星楼街」的理由中,
也一定有一个,属于银杏。
小街500米两侧,密密麻麻,
隔上几步就有一棵,
且株株树龄都不小。
最大的,
约莫要数纽咖啡门口空地上那几株。
纽咖啡门口的银杏树,同角度的一早一晚,别是一番景象
纽咖啡是一家像咖啡馆的办公室,
或者,一家像办公室的咖啡馆,
两间纽咖啡的背后,是明堂创意工作区的A区与B区
在「奎星楼街」东西两头各有一家,
其玻璃窗背后,坐的是明堂创意工作区。
明堂的前身,
原本是1980年代修建的民盟成都社会大学,
这是一栋德国风格的老房子。
在明堂创始人发现这里时,早已闲置多年,
门把积了不少灰。
左边的门匾上写着:成都社会大学
如今,一跃成为成都创意集中地的楷模,
展览、讲座、沙龙、研讨会、
音乐演出、创意市集......
这里应有尽有。
在这里撞见十个人,五个都有可能是艺术家。
这般变化,
就像是一位拄着长杖的白发老头,
突然骑上了哈雷。
有许多工作室也临街而设
逛书店、听Live、看展览、
和吃串串、啃兔头、喝啤酒,
开始在一条老街上共生,
并为成都人当下的生活方式做出了一个范例。
这就是明堂。
也许可以从某种角度说,它改变了「奎星楼街」。
明堂一间工作室里的猫
这里没有围墙、没有大门,
完全是一座敞开的空间。
就如同少城有城之历史而无城之边界,
明堂亦然。
这里几乎周周都有演出和展览,
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参与。
小孩放学后,老人遛弯时,
所有人都可以进去看看。
零距离地接触艺术,就像探险,
同样的地方,却每周都能有新发现。
夜晚的咖啡馆依然有很多人待在这里
大路的汹涌代表了成都的高度,
小巷的茂盛证明了成都的深度,
这条街正是如此。
而且,你进入「奎星楼街」的方向不同,
体验也会略有差异。
清晨八点的奎星楼街,餐饮店都陆陆续续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
从长顺中街这边入口,
看到的是酒楼、五金店、钥匙铺、红旗连锁
打另一头进来,
则会产生一股仿佛撞见国外文艺小道般的惊奇。
法国中医阿贝乐开在明堂里的中医养生馆
而明堂创始人要在奎星楼街这个地界做创意文化,
也绝非偶然。
别看街道两旁墙面酷炫的涂鸦,
如果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某一个雨夜走进这里,
你会发现斑驳深墙上的杂草在低沉的夜光下飘摇,
你会听到紧闭的红门上铜环在风中吟唱;
如果你有幸在红门后留宿一晚,
你的梦中一定会有金戈铁马和冲天大火。
奎星又称魁星,
自唐宋以来被视为主管人间文运之神,
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
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
自是要受到追求科举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
古时候,各地都有魁星楼,
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
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
清朝时期,「奎星楼街」被称为光明胡同,
因西头有座关帝庙,关帝庙中又添一座奎(魁)星阁,
所以,又名奎星楼胡同,
直至民国,才改名为「奎星楼街」。
因其东头早期分为两个出口,街道有如两条裤管。
所以「奎星楼街」在过去,还有一个别称:“裤子街”。
后来建房多了,两个出口也随即消失。
走过这条巷子,就是另一条文艺街:小通巷。
而除此之外,在奎星楼这条小小的街道,
以前还存有着几十家公馆,
号称“公馆一条街”。
但如今,除却美食,剩下的痕迹,
似乎也就只有「奎星楼街」的居民。
他们都静静地存在于这座城市的这个小角落,
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位于奎星楼街里的老小区
熙熙攘攘的人群与临街墙面的信手涂鸦,
既市井又文艺的个性,与之相映成趣。
而这市井与文艺背后,
不仅有着源于历史的文化积淀,
还有现在藏在这条街上求新立异的人。
在这条街的13号公寓,
曾居住着一位中国数学界的元老、
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魏时珍(1895—1992)。
他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是四川省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
更是相对论在我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
这间位于13号的住宅,即是他亲手设计修建,
而这一点亲自动手的激情,
兴许也影响到了后人,
譬如明堂。
而对于「奎星楼街」这样的老街老巷来说,
光能挑逗起青年的文艺欲望不难,
难的是,挑逗起本地人的食欲。
如果成都人请外地的朋友吃东西,
去宽窄巷那一定是交情尚浅,
往上一点就会带你去玉林去棕北,
如果去少城老巷,
那绝对是把你当真朋友。
少城很大,也很好吃,
而「奎星楼街」,就是少城好吃嘴的集中地。
从前,「奎星楼街」是面食和串串的天下。
一条街吃下来,
几乎可以吃到四川各种流派的面,
而串串也不遑多让。
虽然足够惊艳,但毕竟不如今天。
而整条街上的市井味,
除了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面馆和小餐馆之外,
还有盲人按摩、住宅深处的麻将馆、成都必备的茶铺、
电器维修、小卖店、建材、五金、连锁小超市、
家门口该有的东西,它全都有。
甚至有家糖油果子,
门后卖手机,门前卖果子。
将一半文艺一半市井,
贯彻的淋漓尽致。
如今,除了街道与小区住宅,
「奎星楼街」可以说是改头换面。
为了吸引眼球,这条街牢牢贴近“网红”二字,
各类壁画、立体装修、打卡自拍地、
小清新、落地玻璃、ins风等等等等应接不暇。
有老派的传统味道,
也能担得起新式的网红佳肴。
一批批网红新店不断出现,也渐渐流逝,
最后能留在这说姓道名的店家,
象征着成都美食界的地位。
有一副吊打别人的皮囊就算了,
偏偏味道也不遑多让。
如若说成都的美食是座江湖,
那现今的「奎星楼街」,
就一定是那座令人神往的武林擂台。
只有在每天的晚上8点城管下班后,店员才开始在路边摆桌子。
无论是红透半边天的“冒椒火辣”串串、
吃铲铲还是成都吃客,
都日日夜夜勾引着好吃嘴的心和胃。
你觉得和其他地方的网红店比,
奎星楼街这每天下午四点就开始排队的老派,
谁才是真成都?
而在更远处,
误撞的游人、邻居院里飘来的菜香、
卖叮叮糖的小贩敲击铁器的清脆、
孃孃们长声吆吆呼唤顽童归家的软糯之声……
这儿都有。
一半文艺,一半市井
而到了晚上,
暗淡的灯光、潮湿的空气、风中的银杏、
人声、笑声,闹声,
与白天截然不同。
既喧闹,又诗意,文艺而市井,
让人觉得,我们在真实地生活着。
闹起来不似宽窄,静下来街口蝉鸣,
在少城鳞次栉比的鱼骨街里,「奎星楼街」的红,
就这样迎逢了成都的现状。
就如同每个人都认为成都包容,
却又说不太透其中的弯弯绕一样。
或许,「奎星楼街」的网红地位和其他网红不一样的是:
同样是网红地,
外地人游宽窄,
成都人则躲在奎星楼。
「少城」这百年未变的路网布局,
就像成都的一块胎记一般,
因成都而生,
却又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成都。
它不仅能反映居住在这里的人于生活的态度,
还将这座城的喜怒哀乐与一地鸡毛,
从浅近且表面化的感官效果,
真正变成了成都人血脉里的情怀:
有闹有静的不仅仅是街巷,
还有成都人对外来事物的宽宥与包容。
虽然如今成都大小重城的格局和城墙不再,
但当下于「奎星楼街」交融出的市井生活与城市人文的模样,
既喧闹,又诗意,文艺而市井,
实是开了一个为数不多的好头。
奎星楼街街口的一早一晚
如果你爱上一个成都人,就与他约在「奎星楼街」,
如果你爱上一个外地人,就把他带去「奎星楼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