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下的音乐会,总让我像幻听、幻视一般时常想起并沉醉。
六月,满眼青绿,山风习习,长城蜿蜒,或激昂或袅袅的乐声依稀传来。端午时节的音乐与山,与风,与那耀眼的阳光、清凉的月光,一起伴随着三伏天里的我入梦,夜晚的梦,白日的梦。
从北京的最繁华之地出发,驱车一路向西向北出了城。刚进山,就发现山中正修着从北京通往张家口的高铁。山路也已十分便利,不知20年前是怎样的交通状态。接近此行的目的地居庸书苑时,车窗外早早就望见了山脊上的长城,烽火台屹立于蓝瓦瓦的天和绿莹莹的山之间。山坳里的一片平房,就是居庸书苑了。其间夹杂着不少树木,还有一簇簇月季绽放在房檐下、墙角边。1996年,进山建了第一间房定居的曾田力老师,在这里正式开启了她为古琴造梦的音乐公益之旅。为了让古琴实现“诗意地栖居”,她默默地坚守了20年。
山间如今已是屋舍俨然,一条起伏曲折的柏油小路把它们串了起来,有住宅,有院落,有小亭子,有小池塘,有报告厅,更有位于广场、屋顶、山上树林中的各种演出场地。清音泉主舞台、半山琴台、望翠琴台、崖边琴台,还有新搭建的夜场大棚,昼与夜可以交替发声,再加上那些红砖瓦房里的思想激荡,一个立体的古琴文化图景得以呈现。这样的山间音乐雅集断断续续,但也坚持了20年,方才凝聚出如今的规模与水准。在曾老师的眼中,每次雅集都是一次创造性整合的尝试,一次“天人合一”的活性音乐传播过程。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养人气、聚人才,造出了一个古琴的、中国的“文化气场”。
居庸关的古琴,已经不再是中国士大夫生活的专属,不仅观众本身当代化了,而且里面不乏孩童、普通市民、外国人。这不免让人向往着,指尖上的“美丽中国”终将成为所有中国人乃至所有人的中国。此次雅集持续三天,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就是由古琴曲《梅花三弄》改编的弦乐三重奏(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人们聚集在屋顶上的望翠琴台,大大的墨绿色遮阳伞给了乐器、演奏家和观众一点点荫凉。就在前一天晚上,这里下起了雨,人们披着棉衣、毯子甚至棉被、羽绒服执着地听完了一场“清夜琴诗会”,实在是好一番雅兴。现在却是天晴得不可思议。白晃晃的太阳就这样照着,音乐却给了人们的内心以清凉。我刚好和几个朋友发现了一块杂草丛生的草莓园,于是吃着红红的新鲜果子,听着新鲜的《梅花三弄》三重奏,眯着眼迎向热辣辣的阳光,看着那些演奏家和他们背后的青山蓝天白云,时光仿佛停下了一样。
我心中对于古琴的愿意亲近之情、念念不忘之情,在居庸关下得以深深扎根。“美丽中国”从“舌尖”转向“指尖”,从欣赏琴乐进而领悟琴道,一方面是保持了不变,传统的传承不变,人文的精髓不变;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崭新的变化,从味觉、视觉到触觉、听觉的变化,从物质食粮到精神食粮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资本对于传统艺术的兴趣,时至今日渐行渐浓。这一次也是有了资本的有力介入,居庸关的古琴雅集才办得成这么大的规模。然而,曾老师也在忧虑,长远来看,资本会不会改变她和友人、学生们传播古琴文化的初衷——虽然她们对资本的介入方进行了谨慎的选择,但也只能“且行且珍惜”。
就这样,在绿水青山间,古琴以及传统文化的高尚、高贵、高雅,随着音乐之声飘扬播散,也跟着人们回到了北京城。愿资本与文化能够相互珍惜,愿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能够相互珍惜,那样,人们才能够真正拥有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美美与共”也将不再是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