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全媒体采风行于8月8日抵达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先是听取了延川县关于旅游资源的相关介绍和未来发展规划,其后在餐厅用自助午餐。午餐后,大家一起参观了蛇曲公园的博物馆。
进了展厅以后,大家首先参观了一个乾坤湾景区360度的俯瞰装置,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展示乾坤湾的一年四季。然后看到这头猛犸象的化石,据说是前些年出土的,很完整。
这个模型展示的是黄河流经68公里的秦晋大峡谷时的状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奔腾不息的黄河万年流淌,让峡谷景观变的奇特而壮阔。
水是地球生命之源,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青海一路东流,经过陕西山西河南一带,水质浊黄,携带泥沙量大增,陕西山西也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
玻璃柜里展示的黄河奇石,我对石头没有什么研究,看着这个,想起团友在定情岛上发现的石头,这个东西靠你的想象了,三分形似七分达意,所以说由人说的。
这个是西藏藏传佛教的经筒,上面描绘的也是黄河流经秦晋大峡谷时的一些壮美的风光,大家可以边走边转动这个经筒,一目了然地看这个。
据说上古时期伏羲根据黄河乾坤湾等蛇曲景观推演出了太极八卦,我的两个团友坐在八卦的阴阳两极上,一个在给另一个看手相。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延川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异常重要,这个横刀立马的将军就是出关杀敌的写照。
黄河滩上的人家,就是这个模型里面表现的,绿水门前绕,青山郭外斜。家家院子外面都栽着枣树,院子都是窑洞四合院的那种,看起来错落有致的。
陕北农户人家,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土坯房,门前放着木板车,门口有石头门墩,院子里也是砖瓦垒起来的墙壁,里面则是窑洞,冬暖夏凉,住人最舒服了。
延川的剪纸赫赫有名,和布堆画,扭秧歌一起,都是延川民间工艺,也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剪纸饱含民族智慧在里面,在一张纸上,书写乾坤。
这些踩高跷的小泥人很好地表现了延川本地民间艺术的绝活,吹拉弹唱,还有打腰鼓,一个个无所不会,而且热火朝天,是陕西人热爱生活的表现。
延川的说书也是一绝,手里都有乐器,有的是两个人,有的是一个人,形式灵活多样,最关键的还是一张嘴,声情并茂,有时候同时演几个人,可以说全靠演技了。
当天虽然酷暑当头,但大家游玩的兴致依然很高,参观完展厅,大家一起来到了赫赫有名的会峰寨,这是一处守望黄河千年的寨子。
一进寨子,走着走着,往下面一看,好风景来了,不但有葱翠碧绿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还有一道碧波蜿蜒流淌,真是绿水绕青山的格调啊。
这个看起来只有那么几堵墙的寨子,悬空在危崖绝壁之上的,就是会峰寨,这是周遭难得一见的一处峰峦,奇险无比,依靠这个天险,可以躲避战乱。
会峰寨旁边,黄河一河泥水静静流淌,默默涌动,壮观无比,此情此景,让人胸襟开阔,豪气顿生,真是一处天然的好风光。
会峰寨位于延川县城南土岗乡牛家山村南,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该寨东临黄河天堑,西濒寨河深谷,北依牛家山悬崖,三侧绝崖,仅西北与山脉相连,山寨顶部若鼻峰突起。
采风团老师披着红纱在风中飞舞,这是个容易拍出好片的地方,会峰寨的风光着实让人震撼,站在上端俯瞰,风飘飘兮欲仙,感觉不错。
焦老师也在会峰寨的石刻前留影,后面就是绝壁万丈的大峡谷。
沿着崎岖的小路下行十几米,山间一个形象特别的古堡站立在青峰叠嶂的黄河边,一个险峻的古老山寨孤零零的站立的一个河流中央,那条从黄土高原蜿蜒流来的河流,在即将进入黄河前在这里被会峰寨对的山峰阻拦,不得已绕了近720度的两个弯,才进入黄河,而会峰寨就像一个武士千百来守护在黄河边,无论是否被人修建为城堡。
大家纷纷等待在会峰寨前留影,纪念这个光辉灿烂的时刻。延川全媒体采风团成员个个虎虎生威,龙马精神,大家不怕热不怕累,不放过每一处绝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闻天下谁是英雄。
会峰寨东南侧岩壁有处背斜褶皱,岩层呈波状弯曲,是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陕北单斜翘曲构造的见证。
崖壁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感觉就像到了石林了一样,横看侧看都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这个叫做同心石,两块石头,中间裂开,但是有一个心窝里的石头,所以叫做同心石。也真的是惟妙惟肖,石头被拟人化了。
山麓北侧峭壁上遗存一行神秘文字,难以破解,被人们称为“摩崖天书”,诸如此类远古先民的胜迹,在山寨附近多有隐约显现,无疑是黄河文明的印证。
山寨存留残房、破庙、石碑、石桥、石碾、石磨等遗迹遗物,是先民藏身避难之所的明证,是古代战乱频仍的明证。在此观景览胜,油然生出一股“黄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的沧桑之感!
沿着新修的台阶下到会峰寨,触摸这个已经失去庇护人们躲避强盗作用的古寨,走过山顶有点冷清的庙宇和空无一人的山寨,思索着人们在大山中对古寨的思想寄托,不仅为黄河边的古寨感叹。
向往的路异常崎岖陡峭难行,仅容一人通过,两边都是坚硬嶙峋的石头,现在为了观景方便,都打上了石柱,安装了铁链,随时可以攀附,不过有些也松动了。
“形如虎距,诸峰环绕,势若星英,固似金汤”(碑文),通体岩石。南北各有一石门,西有上下两重石门。
石寨构筑共三部分,最低层沿寨河岸筑寨墙一道,高4米,长达200米,墙体、上下西门基本完好。中部为居住区,只有西、北两处寨门可通行。
寨北有石桥一座,长达30余米,宽不足两米,两边悬崖对峙。过了石桥,寨墙高竖,约14米,北门居其中,门楣上嵌一石匾,横书“云路”二字,右竖写“大皇清嘉庆十八年九月”。
“云路”直通峰顶,共有30余阶组成,16阶由石条铺成,其余凿石成阶,转5个弯,即达顶部。顶部呈梭状,南北长150米,东西最宽处17米,窄处仅1米多。上有古庙残迹,正殿仅剩三面断墙。
魁星楼尚完好,是一小房,高0.67米,宽近1米,疑为土神宫。正殿与魁星楼之间有石碑四通,一通倒地,三通尚立。其一通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立,上写筑寨经过及主事人、捐款人姓名。余碑仅有“康熙”、“玄帝庙”等字可辨。
这个叫做石窝宝镜,说白了就是石头上面有个圆圆的窝,然后里面下雨有了积水,然后咱在这里,就像看一面镜子一样,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怪石嶙峋,都是小路,路边有野枣树,还有一些其它杂草,从石头的边缘可以看出,曾几何时这里有多少人据此避乱,大家日常活动,走来走去,石头被磨的没了棱角。
这里有一面碑,被保护起来了,记录着会峰寨的前世今生,以及它在战火纷飞血流成河的年月,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年代里,所经历过的大小事情。
会峰寨后端有一个像是简易厕所的碉楼,都是用石块垒起来的,上面有垛口,可以站在垛口处,向外面射箭,或者窥探情报,总之是一处防御工事。
黄河千古水悠悠,会峰奇寨山茫茫。千百年来,一个陕北高原的山寨守护黄河边,绿绿的青山让它有一点像欧洲的古堡,与乾坤湾、清水关的相依,让历史的繁华在人们脑海中浮想。其实,历经千百年,会峰寨完整保留下来就是一种幸运,愿旅游开发后的会峰寨更完好保留,让人们回味历史时,感受黄土地的一种秀丽、险峻之美。
游玩了会峰寨,大家坐车来到了清水湾,这是黄河蛇曲景观的一大壮举,值得仔细欣赏一下这壮观的气势。
天气很热,一出空调大巴马上像进入了蒸笼一样,真是酷暑难当,好在大家有战天斗地的精神,纷纷迈着矫健的步伐,像清水湾挺进。
因千年来河流向凹岸强烈侵蚀,凸岸则泥沙堆积,逐渐形成蜿蜒曲折状,呈305°,吸引来自延川全媒体采风团成员们目睹其真容后由衷赞叹:“气魄,震撼!”。
在天下黄河流经山西永和县和陕西延川县时,形成的五道大弯称谓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规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
它北起漩涡湾,途经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南至清水湾、全长68公里,总面积170平方公里。 据悉 ,该蛇曲与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并称延安三大地质奇观。
在中国革命史上,延川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中心县份之一,1926年成立中共地方组织,1932年建立红军游击队第九支队。
毛主席在陕北期间,曾多次到达延川,留有多处旧居和会议旧址。1936年5月2日,毛 泽 东率领中国工农抗日先锋军从乾坤湾南侧的清水关渡口西渡黄河回师陕北。
清水湾是陕西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的第二大湾,弧度约305度。
延川全媒体采风团成员一起追寻毛 泽 东在土岗乡走过的足迹,才感觉清水关这个曾热闹非凡的交通要道,曾发生过如此悲壮的历史故事……
千年万年以来,黄河横穿过黄土高原,在陕西延川县境内,转了5个“S”型大转弯,距县城40多公里路的一个地方,黄河在这里来个大转弯,这就是著名的清水湾。
这个地方叫清水关,据说因一条清水河由此入黄河而得名。也称清水衙门,地处险要,是延川通往山西的一个重要渡口。如今,清水河仍在,确是蜿蜒曲折,流转数回才注入黄河,短短的一条小河也继承了黄河这一遗风,令人慨叹不已。
相传清水关很早就已建镇,镇上有店铺、染坊、酒馆,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人们摇着木船,唱着粗犷的酸曲,在宽阔的河面上摆渡。数只木船,来来往往,歌声互答,与船浆击水声相应。
这个湾很象一个即将拢口的句号,黄河仿佛想要挥写什么――滔滔黄河水从天地相接处涌来,画了一个巨大的弧圈,便又缓缓流走,消失在天地之间。苍茫河水,河谷深陷,两岸悬崖峭壁,岩石层层裸露,如一部厚页巨著记载着这条古道长河的沧桑历史。
后来的清水关却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只有几孔破石窑斜埋在杂草之中,一切都静悄悄的,任河水浪起浪落,拍打着岸边石崖。悠悠黄河水,一去不复还。偶尔传来一两声放羊汉子的放牧声,而后,又恢复了沉默。
离开清水湾,大家纷纷表示如果有幸把秦晋大峡谷从头至尾走一遍,看一看黄河在陕西和山西间勾勒出的线条轮廓,那一定会更深刻感受到黄河的力量,它劈波斩浪,冲破重重关卡,最终汇入大海,单是这矢志不渝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