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管疾病从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目前,估计我国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至少700万,心肌梗死250万。伴随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构成的40%以上,其中又以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上升为主要原因。
近些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爆发式增加,势头得不到遏制,究其原因是在心血管方面预防做得不够好。这次会上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就是希望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战略转移:从重治疗、轻预防,转向预防为主、防治合理布局。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以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情况、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五大维度及52个细分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是我国目前维度和数据评估最权威的大型综合心血管健康指数。葛均波教授指出,正如PM2.5是空气质量标准,中国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也需要一个简单、直观、可评估的参数。通过这些大数据,能够反映全国及地区人群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能够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评价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也势必将全面推动全社会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力度,有助于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拐点”的早日到来。
在慢病防治领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措施最多,并且经过科学证明是有效的。对危险因素加强管理,直接关系到防控的效果和质量,老百姓要将认识切实转化为行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第一位的就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2/3也与它有关,因此《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中高血压所占权重很大。老年人群是高血压重灾区,2个人中就有1个患此病,所以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7-07-14 16:0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