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撒满了三国文化的碎片。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有50回说的都是发生在许昌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在今日的许昌仍有迹可循。许昌的灞陵桥,就是因“关公挑袍”而闻名遐迩。这里也是关羽开始千里单骑、过关斩将壮举的地方。
一千多年前,关羽爵禄不移其志,财贿不冻其心,护嫂千里寻兄,在灞陵桥头意气慷慨,横刀立马,挑袍而去,成就了一世的英名。
也正是从此,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灞陵桥上挑袍辞曹的“忠义”精神在民间广为传颂。历代名士贤人刻石立碑,兴建关帝庙,将关公奉为神明,百姓们更是供其为“关老爷”而世代祭拜。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位于许昌市城西。一走进灞陵桥景区,红石雕上刻画着曹操拜别关羽的场景,再现了曹操的爱才惜将,信守诺言的高尚品格和关羽的忠义神勇。
青梅亭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意气风发,与刘备共论当今英雄。
灞陵桥桥旁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
在许昌,关羽灞陵桥挑袍辞曹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关公挑袍辞曹”讲的是三国故事,关公自从降了曹操,曹操厚待关羽,赐宴赠马,后来关羽得知刘备去向,决意辞曹寻兄,曹操、张辽皆有意回避不见。
关羽不得已,乃挂印封金,留柬告辞,保护甘、糜二夫人上路出许都。曹操知关羽去志不可夺,率众将送行,追至灞陵桥做最后的挽留,为关羽饯行,赠送路费、征袍。
关羽恐曹操有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偃月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后下桥北去,开始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的征途。
这段关羽挑袍辞曹的故事固然表现的是关羽的忠诚与义气、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曹操的识英雄,重英雄的博大胸襟,两人共同成就一段千古美谈。
关羽死后人们曾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他的一生:“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功在许昌。”
许昌是关羽精神的所在地,是关羽辉煌一生的起点。而今,灞陵桥的故事依旧在许昌及全国各地传颂。
而且以关羽为主神的庙宇也遍布全国,通称为“关帝庙”。这个称呼可非同寻常,后世之人将忠义神勇的关羽供为了关老爷,视其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不仅为民间流传的佛道两教尊为护法,被商人奉为财神,被普通百姓们奉为降妖伏魔的尊者。
我站在三国遗风的灞陵桥上,凝望着桥下潺潺的清流,眼前不由得再次浮现出关羽挑袍辞曹的场景。但我想当年关羽在灞陵桥上挑袍而去,绝不会想到他从此会成为了关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