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会难找,谁知出地铁右转,猝不及防地就遇到了它,现在只有一个门面,铁门紧锁,不得而入。青砖飞檐嵌在青葱校园和烟火民居间,抬头见风筝飘荡,想是学子操场牵绳,耳边乐声断续,对面绿地何人吹弹。午后阳光下,树影斑驳。似水流年,只有阳光依旧。边上居民说,这里很少开门,知道是总工会遗址。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1927年3月24日,上海总工会到此办公。
湖州会馆兴建于1900年,即今会文路155—163号位置,当时占地20亩。如今的会文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马路,夹在中兴路和永兴路中间。所以可以想象,当年这一片包括边上的市北中学可能都属于湖州会馆。可惜的是,湖州会馆在1932年一·二八抗战中毁于日军炮火。
当年这片大宅子是什么样的?可以到如今旧址门面边上的一块壁刻上寻找。另有资料记载,其大门朝东。进门时一条长长的通道,左边是围墙,右边的第一幢建筑是五上五下的石库门房子,是湖州同乡养病之所。再向里就是会馆的主要建筑——三进三厅的平房。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湖州会馆驻有军阀的部队。武装起义时,闸北工人纠察队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学生的配合下,攻占湖州会馆。
1927年3月24日,上海总工会迁入办公。而此前,很长时间里,上海总工会一直秘密办公,在半公开状态下领导工人斗争。
当时,红布白字的“上海总工会”横幅高悬会馆门庭上方,门厅两旁分别是上海总工会传达室和工人纠察队警卫室。进入门厅就是大天井,这是上海工人纠察队举行升旗典礼和召开工会会员大会的场所,再进去是大厅、二厅和关帝厅,分设上海总工会的交通处、总务处、宣传部、组织部、经济斗争部等职能部门办公处。上海总工会的机关报《平民日报》和国民通讯社也在这里办公。大厅用来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工人代表会议。
当年的扬眉吐气和喜庆热烈只能从资料文献中去感受,而此刻,站在行人如缕,车流不息的街头,仰望这高高的门楼,会有片刻静默的感觉。蓝天白云下,只有那金黄色琉璃瓦的屋檐提示着历史过往。90年前的壮怀激烈、抛洒热血,成就了如今的岁月静好,安宁祥和。(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