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在2016年呈现出不少可喜变化,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变化正在出现。
针对中小学比赛太少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校园足球将打造大区赛,即改变以往校园足球比赛“小学不出市、中学不出省”的模式,而是按照高铁2小时生活圈,在城市、省际、大区进行主客场比赛,让校园足球队伍、球员参加质量更高的比赛。
针对体育和教育两套系统泾渭分明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俱乐部梯队可以参加校园足球赛事,并通过梯队和校园足球共同参与的比赛甄选国青队、国少队球员,并且保证每个层级的青少年国家队在组建当中至少有5名是从校园足球中涌现出的球员。
在校园足球由教育部门主导之后,对校园足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看来,校园足球的开展至少有3层含义:首先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育的重要性;其次是实现体育教育的改革,让学生不是只掌握零碎的跑、跳、投等技术,而是真正学会一个运动项目;再次是为中国足球培养、输送人才。由此,深挖校园足球内涵,让其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深挖内涵的同时,很多壁垒和矛盾依然有待突破和解决。现在,全国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达到了1.4万多所,根据构想,到2025年将达到5万所的规模,但目前全国只有70所高校有资格能够接收有足球特长的孩子,足球少年的出口将成为一个很大问题;由于升学压力,学生的足球参与度在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以后就会明显减少;校园足球重点在校园,但教练、裁判的优秀资源都在体育部门手中,还需要用更积极开放的态度去寻求合作……种种问题需要体育和教育部门拿出相应的政策加以解决。
对于校园足球,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有一句话可谓一针见血:“把问题做细,把胸怀放大。”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不要过多计较,而要跳出固有的利益格局,积极展开沟通合作,校园足球做大做强将不再是蓝图上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