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方式改变了,多数人都睡眠不好,消化不好,或是老是休息不好,感觉头昏脑涨,或是经常腹泻,而你最熟悉的专家说的就是,你体内有湿气。
什么是湿气呢?
湿气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一个必要条件,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不难理解,天山的云彩、河里的水、山上的泉水、冬天里的冰雪,都来源于大气中的水气。内湿就是人体的津液,西医叫做体液。我们人体中体液占据体重的60%,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有体液。
当人体内的湿气多了,就变成了湿邪了。外湿导致的疾病,多是湿邪通过口鼻和皮肤进入体内;内湿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损导致的。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正常情况下湿邪会通过大小便和汗液排出体外,而当脾虚时,湿邪就会滞留体内,从而诱发疾病。
湿气多了有何症状呢?
口黏不爽,痰多,头身困倦,小便不利,舌胖胎腻……
湿气少了酒城了燥邪了,于是就有了大家说的秋燥。多燥主要是包括,口干思饮,饮而不多,四肢乏力,手足心热,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湿邪其实单打独斗到不可怕,一把赤小豆薏米仁就可以搞定,就是怕湿邪和其他治病因素联合作战。比如——
与封结合为风湿,若侵犯筋脉关节,就会导致发热恶风,关机肿痛。
与寒气结合为寒湿,最容易伤阳气。
与暑结合为暑湿,天热时若吃多了生冷食物,就容易生病。
那么我们体内湿气多了,有哪些规律可以遵循呢?
这里有4个信号可以暴露湿气的信号。
1,起床后身体疲劳,四肢沉重——湿性重浊,容易出现大便稀、湿疹、疱疹流脓等情况,女性可出现白带粘稠腥秽。
2,便完不爽,大便冲不干净,小便淋漓不尽——湿性黏滞,比如清晨大便黏,老冲不干净,小便排尿不畅。
3,下肢易水肿——湿性趋下,多发生风湿性关节炎等。
4,面色惨白,精力不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此时人会少言寡语,特喜欢在家里宅。
看了以上的症状,你体内有湿气了吗?快来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