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知识不断普及,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农残等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有一类食品安全问题却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食物中毒。它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远不止拉肚子那么简单,还可能导致肝肾损伤,甚至死亡。
危险分子一:细菌中毒
嫌疑犯:凉菜、剩菜等。
凉菜由于没有经过充分加热,而剩菜大都放置时间较长,很容易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污染,尤其是温度高的季节,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更快,污染更严重。
另外,一些肉制品、家庭自制的发酵豆制品容易被肉毒梭菌污染,如果没有彻底加热,食用后可能导致头晕、肌肉与神经麻痹等中毒症状。加热不充分的鱼虾等海产品还容易发生副溶血弧菌污染,产生耐热的溶血性毒素,出现肠胃炎等中毒反应。所以,凉菜最好现做现吃,熟食要充分加热,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如果菜量大吃不完,建议提前拨出来,放入冰箱。
危险分子二:亚硝酸盐中毒
嫌疑犯:腌菜、咸菜等。
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其本身还有一定毒性。过量摄入可出现腹痛、呕吐、缺氧、呼吸障碍等中毒反应。
腌菜、咸菜由于存放时间长,易混入各种细菌,这些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其中的硝酸还原酶会将蔬菜中本身存在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如果泡菜、酸菜等在制作、发酵过程中条件控制不当,也可能混入杂菌,产生少量亚硝酸盐。建议咸菜腌制一两周后再吃,此时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吃前泡一泡,能减少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般泡2~4小时效果最好。此外,不新鲜的蔬菜也容易感染微生物,产生亚硝酸盐,导致细菌中毒。所以,蔬菜要吃新鲜的,尤其是硝酸盐本身含量高的叶菜类、根茎类蔬菜最好及时吃完。
危险分子三:有毒植物中毒
嫌疑犯:有些植物天生带毒,如毒蘑菇、苦杏仁、鲜黄花菜、四季豆、发芽土豆等。
毒蘑菇中的毒素极为复杂且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或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药物,导致病死率较高。所以,不认识的蘑菇一定不要采食。
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苹果仁等,均含有氰苷类物质,在体内可释放出氢氰酸,导致中毒,进而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胃肠道症状,伴随组织缺氧、呼吸困难等。所以,这些发苦的果仁最好别吃。
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具有一定毒性。不过,经过干制的黄花菜,大部分秋水仙碱溶解于水中,使含量大大降低。相对而言,干黄花菜吃了更放心。
四季豆、豆角、扁豆等鲜豆类蔬菜,因为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如果加热不彻底,吃了也容易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对这类食物,充分加热是关键。
发芽或发青的土豆中含有大量龙葵素,过量食用易引起咽喉瘙痒灼烧、肠胃炎等中毒症状。土豆要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有轻微发芽的可以深挖削皮直到看到新鲜质地,且烹调加醋处理。
危险分子四:鱼类组胺中毒
嫌疑犯:引起中毒的鱼大都是本身组氨酸含量高的青皮红肉鱼,包括沙丁鱼、金枪鱼、秋刀鱼、青鳞鱼等。
当鱼不新鲜甚至腐败时,其中的组氨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化为组胺。组胺累积到一定量时,吃后可能出现头晕、心慌、脸红、胸闷等症状。此外,食用不新鲜的海鲜、河鲜等,也可能发生组胺中毒。所以,鱼虾等水产品要趁新鲜吃,且吃前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煮透,不建议生吃。
其实,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可能招致食物中毒,发病时间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十小时。早期症状常有倦怠乏力、胃堵、轻度恶心等,继而发展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上半部分疼痛难忍)、腹泻等胃肠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烧、虚弱、肌肉无力等情况,因导致中毒的原因不同而异。进食后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特别是没吃过多食物却感觉胃堵、反胃,最好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进行催吐,如果吐掉后感觉身体变得轻松,往往能避免严重的食物中毒。如果已经发生明显的食物中毒症状,除了尽量把食物吐出来之外,还要尽快就医,告知医生此前三餐所吃食物,以便判断病因。[ 此帖被同行有你在2016-09-26 16: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