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药的很多种类是较为类似的,如果不能更好的区分就会出现服用误区。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中药分别有哪些类型以及中医的剂型,一起来更具体的了解了解中药吧。
中药的9种剂型
汤剂:汤剂把药物配齐后,用水或黄酒,或水酒各半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去渣取汁,称为汤剂,一般作内服用,如麻黄汤、归脾汤等。汤剂优点是吸收快,疗效快,而且便于加减使用,能较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是中医临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
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研碎,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末细量少者,可直接冲服,如七厘散;亦有粗末,临用时加水煮沸取汁服的,如香苏散。外用散剂一般作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生肌散、金黄散;亦有作点眼、吹喉外用的,如冰硼散。散剂有制作简便,便于服用携带,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
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作为赋型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而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便,也是一种常用的剂型。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亦有用于急症,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临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数种。
片剂:片剂将中药加工或提练后与辅料混合,压制成圆片状剂型。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味很苦的,具恶臭的药物经压片后再包糖衣,使之易于吞服;如需在肠道中起作用或遇胃酸易被破坏的药物,则可包肠溶片,使之在肠道中崩解。片剂应用较广,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
冲剂:冲剂是将中药提练成稠膏,加入部分药粉或糖粉制成颗粒散剂干燥而成。用开水冲服,甚为方便。由于含糖较多,小儿易于接受。
膏剂:膏剂将药物煎煮取汁浓缩成半固体叫膏剂。有内服及外用两种,内服的如雪梨膏等;外用的如风湿膏、狗皮膏药等。
丹剂:丹剂一般是指含有汞,硫磺等矿物,经过加热升华提练而成的一种化合制剂。具有剂量小、作用大、含矿物质之特点。此剂多外用,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外,习惯上把某些较贵重的药品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剂型叫作丹,如至宝丹、紫雪丹等。所以,丹剂并非是一种固定的剂型。
针剂:针剂是根据中草药有效成分不同,用不同方法提取、精制配成灭菌溶液供皮下、穴位、肌肉、静脉等注射用的一种剂型。具有作用迅速等优点。故对急症或口服药有困难患者尤为适宜。针剂是今后需大力研制的一种剂型,以适应中医急症之需要。
酒剂:酒剂俗称药酒。是将药物浸泡入酒中,经过一时间后,去渣取汁供内服或外用。
那么,又有哪些中药是容易混淆的呢?
哪些中药易混淆
红豆VS赤小豆:都说暑天祛湿该多吃些赤小豆,那赤小豆是不是就是红豆?这问题还真问倒了不少人。其实,这两者同属豆科植物,但确实有所区别。赤小豆从形状上和红豆就不一样。红豆比较大,圆圆的,稍微煮煮就变得软烂,口感很好。而赤小豆不仅体形比一般红豆小,还是细长款,形状扁扁的,和红豆放一起你绝对不会认错。而且赤小豆即便煮久了,也不会煮烂,吃着比较硬。
在功效上,赤小豆味甘、酸、平,可以磨粉,也可以直接煎煮,有解毒、排脓、利水、消肿的作用,和绿豆有一点点像。红豆与它模样不同,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有差别,但不会太大,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入药都用赤小豆。
总体来说,一般日常饮食或者食疗,用红豆就可以了,这样口感好,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但如果是汤药里专门提到赤小豆,就一定要用赤小豆,否则效果可能不给力。
红糖VS赤砂糖:红糖和赤砂糖,工艺不同,差异不大。之前有新闻曝光,说现在在超市买到的红糖大都是赤砂糖,但这和红糖并非一码事,不过真的从我们中医角度来看,倒不用太纠结。现在的赤砂糖和红糖,主要是制糖工艺的区别所致。传统意义的红糖是由甘蔗直接做成的,而赤砂糖是甘蔗在制作白糖后的下一级产品。不过,这种制糖工艺上的区别所带来的效果差异,其实倒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
淮山药VS怀山药:淮山药和怀山药,虽产地不同,但可以混用。淮山药和怀山药,则是产地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怀山药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铁棍山药,其产地为现代河南焦作一带,因为这一带过去被认为属于河南怀庆府,所以才叫怀山药。而淮山药则主要产自江苏、安徽一带。不过这两种山药仅产地不同,在效果上倒是差不多,都是补脾、养胃、益肺、生津、滋阴的。所以即便混用关系也不大。”
蜜黄芪VS黄芪:蜜黄芪和一般黄芪就有差异了。食疗中经常提到“黄芪多少克”,这一般都是指生黄芪,用来熬汤、泡茶都不错。但如果专门提到了蜜黄芪,那就要选择专门的蜜黄芪。
蜜黄芪其实就是专门炮制过的黄芪,性质要比生黄芪更温一些,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的人,所以使用上是有差异的,一定要根据方子来。不过如果没标蜜黄芪,也不要任性地把生黄芪换成蜜黄芪,因为炮制过后的蜜黄芪“味道”比较重,用来熬汤可能会影响口感。
生首乌VS制首乌:如果说前面几对组合还比较“友好”,即便吃错了关系也不太大,那么下面这对就比较麻烦了。每年几乎都能听到因为误服何首乌而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何首乌虽然是很多市民所熟悉的“补药”,但实际上,未经加工的生何首乌(即生首乌)却是有毒的。为了提高何首乌的安全性,现在医院、药房所使用的,其实都是制首乌,也就是熟何首乌。这种何首乌经过专门的炮制,减轻了毒性。但还是不主张个人把何首乌作为食疗用。如果要用到何首乌,一定要问清楚到底是生首乌还是制首乌,而且最好咨询中药师后再用。
最后,再来教教大家如果服用中药不会苦吧。
服用中药不苦的方法
留心服药温度。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尤为敏感,因此,苦味汤药的温度应把持在15℃~37℃。
留心含、咽中药的部位。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尤其是舌尖。因此,药液进口后,最好将药马上含在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留心服药速度,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服用时宜快不宜慢。
服药后可立即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
想要正确服用中药就要多讲究哦。[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8-04 17: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