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这事件后世评论诸多,作为关羽的粉丝们肯定是扼腕痛心,这一事件改变了整个三国发展进程,对于蜀国来说,损失巨大。此后,刘备把战场又转移到吴国,吴蜀的联盟也破灭了。
现在谈谈我的观点。
一、大意失荆州反而造就了关羽
关羽的光辉形象来源于其武艺和忠义,前面的弃曹投刘就不说了。当时,攻打樊城受阻,曹操前来增援,腹背吕蒙偷袭。很多人不耻吕蒙的行为(我相信很多喜欢蜀国和关羽的读者非常痛恨),因为你夺了荆州,已经胜利了,吴蜀是联盟,你夺了盟友的城池不说,还要去进攻正在败退的军队,得到的这种战果被世人一定是不认可的。但是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道义可言,赢是硬道理。此时的关羽,如果是一般将领,选择是且战且退,樊城打不下来,荆州又失了,上庸不肯发救兵,唯一的路线就是回蜀国。这个时候,关羽手下还是有队伍的,杀一条血路是可行的,他的快马可以保命。我觉得最佳选择,留下一员大将断后,派一员大将探路,然后迅速逃走。但是关羽没有,他选择先杀回荆州,这样吕蒙有了足够时间切断所有后路,关羽没有办法了,所剩队伍士气逐渐低落,战斗力肯定是衰退了,最后败走麦城。可以说,关羽作了最差选择,为什么?他性格和思想使然。他最为刘备的兄弟,第一时间逃走尽管能保命,但是失了荆州,樊城没有打下来,没脸回去了。我觉得关羽的思想和性格有点像项羽。他的清高,自负也是和他的忠义关联的。从未失败的他,竟然在威震华夏后迅速陨落,他实在难以接受,他痛恨吕蒙这种行为,只是打仗有啥道义可言。他内心崇尚武士精神,公平对决,而不是放暗箭,哪怕知道这个世道有啥道理。综合起来,他选择了杀回荆州。杀回路线受阻,他内心应该知道这是危险了,但是他又看不起吕蒙,自以为杀回去是没问题的。哪怕节节败退后,其实这个时候,还是有办法保命的,比如丢了部队,自己隐蔽潜逃。可是在他内心里,杀回去是负责,不愿逃走是气概,此时,生命已不重要,视死如归,这一切都展示了他的忠义,非常贴合我们民族宣扬的正统思想。而如果他第一时间逃走,很可能保命,然后东山再起,只是世人一定会耻笑他。综上,大意失了荆州,对于战争来说,关羽没有失败,水淹七军,放回于禁,已经是胜利。而他的这种精神,是很多人的理想和崇尚的。个人牺牲了,人格却被后世无限崇尚。
二、大意失荆州疑云
1、攻打樊城到底是谁授意
这里面众说纷纭,有说是关羽自己要打,有的说是诸葛亮要他去打,有的说是刘备。三国演义中,主要叙述是当时刘备蜀国根基刚立,魏国震惊,诸葛亮计策让关羽打樊城主动出击以解围,但是书中只提到打樊城,并没有说怎么打,是一攻再攻还是装个样子。以个人认为,及时是诸葛亮的计策,他一生谨慎,估计也就是让关羽装样子打打。可是实际上关羽一开始打的太成功,似乎有继续北上,大举进攻的态势,所以把荆州守军都抽走了(演义中已经提到,下属已提醒关羽适合而止,防患荆州后防)。关羽作为刘备的兄弟,看着黄忠,赵云等攻打汉中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常守荆州,未夺寸土,再加上刘备远在西川,管不着,于是自己忘记了诸葛亮离开时的告诫,忘记守荆州的最大根本。从我的理解,攻打樊城是关羽自己的主动主张,而刘备放任。至于诸葛亮是否真的献计,并不重要。
2、是孙权下旨要杀关羽?
三国志中,很简答的叙述了一下,关羽被逆袭。演义中,关羽被捉,孙权不敢杀,毕竟荆州已经夺回,再杀关羽一定拉仇恨了。后来是吕蒙一再建议同意杀。我认为关羽很可能是直接死在战场上,而孙权根本机会下旨。依照关羽的性格,宁可战死,不愿被捉。依照三国志中推测,麦城败走后,士气低落,队伍中很多士兵逃走,关羽已无战斗力,只好力战作困兽之斗。而孙权下面将领,见威震华夏的关羽将成为手下败将,看到了扬名的机会而主动杀之。
三、大意失荆州不大意
纵观整个过程,荆州失的不大意。
首先,荆州乃必争之地,孙权即使不去拿,曹擦也要去拿,拿下荆州,隔断蜀吴,增强国力。诸葛亮一再提醒关羽,千万小心,荆州必保。从根本上说,时刻留心是王道,即使出征,也不能抽光士兵。
其次,糜芳和博士仁叛变有因。关羽骄傲跋扈,属下已有不满。后,吕蒙去荆州安抚军民,关羽败退时,士兵逃走很多,因吕蒙传言荆州家属完好。在那个时候,败退之军队,逃脱报名很正常,而且得知家属平安,可见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执政还不够仁,军队建设也有些问题。对于糜芳和博士仁的处置就存在问题,出征时,也没有派大将留守荆州以防不测。也可见关羽的谋略欠缺。
第三,没有执行诸葛亮结好孙权的政策。关羽作为刘备的兄弟,按照个人意图形式,诸葛亮的根本方针就是结好孙权,守住荆州。孙权示好,却骂来使,破坏联盟。
四、总结关羽
关羽是名大将,个人战斗力,带兵打仗能力均很强。
关羽自傲,性格决定命运,这点是共识。
大局观的缺失,执行力的不够,自负臆断是其缺陷。
刘备的放任导致诸葛亮没有能够一直控制局势。当然总的来说,那时蜀国毕竟根本不稳,修内政是要务,发展经济壮大国力是要事。打樊城并不是错误的计策,错在关羽对执行的过分,加上性格本身原因和对局势的错误判断。
荆州失去后,刘备痛失一臂,在关羽张飞后,也一直没有攻城拔寨的良将,荆州失去后国力也减弱,导致后期北伐的竞争力不足。
图表分析:从地形图上看襄阳樊城一带在北边,南郡和公安是后防咽喉,关羽攻打樊城,这两个城非常重要。所以吕蒙要断关羽后路,必须要搞定这两个地方,而关羽在得知荆州失去后,最好的逃走线路是往夷陵这一带走白帝城,史书上,关羽被杀于临沮,也就成麦城西边一点,当阳这一块,说明当时吕蒙已做了一个包围圈。至于上庸,即使发兵,也离樊城很远,而且只是能够阻挠曹操的部队,那个时候曹操不愿意猛打猛追,实施上真正要杀关羽的就是孙权或者吕蒙,关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不再孙权这一边。因此失去了第一时间,孙权这边又做了精心准备。不管根据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记载,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在樊城攻打不城后,上庸不发救兵,吕蒙在得到公安和南郡后,白衣渡江,非常快的速度占领了荆州城,随后又非常快的在麦城、当阳等一带布置了伏兵。而这个时间应该在同一时间。关羽受到曹操压迫,准备撤兵,第一时间向南边欲夺回荆州,由于士气低落,部队战斗力大减,在撤退途中与孙权的一支部队交战后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