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球队一别几个月,更有“认不出”的感觉。本赛季中超联赛踢了3轮,单场结果和积分排位都有出人意料之处。
几个月前,中国足坛大把“烧钱”,令人震惊。外援内援身价纪录不断刷新,几千万欧元请名外援眼都不眨,几千万人民币挖个内援也不算什么。一时间,“军备竞赛”之类的调侃充斥于各方评论。值还是不值,当然只有踢过才知道。现在,大部分买来的高价球员都已现身赛场,或许多少让人有了一些衡量和判断的依据。
球迷观赏比赛,踢得精彩就值。球队要以进球、赢球换回成本,最好能超出预期的成绩指标,那才算是赚了。于是,旗开得胜的沾沾自喜,出师不利的着急上火。
职业联赛,比赛质量是市场兴衰的关键要素。球员是生产力,比赛是产品。比赛通过市场运作交给消费者选择,好看的比赛才能畅销。又要成本低廉,又要产品优质,这样的便宜事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事实上,提高产品质量与增加投入确有一定关系,该花的钱就要花。不过,事情不能绝对更不能极端,成本远高于产品质量所需,就会难以为继。
从出售转播权,到巨资引入人才,足球产业快速发展过后,须有一波足球水平的明显提升,才能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喜欢“烧钱”的和不得不跟着“烧钱”的都希望立竿见影,花了钱就要看到赢球。不幸,常常事与愿违,大手大脚引援的队伍也许不在积分榜前列。
本赛季中超引进的外援,有22人来自巴西,够两支球队的人数。从亚足联会员协会引进的韩国和澳大利亚球员也分别达到10人和8人。中国男足国家队的世界排名位居中游,但球员转会市场上的花销却名列前茅。球迷想看到强力外援帮助球队打好中超和亚冠联赛,还希望男足国家队打好世界杯预选赛。球迷希望的是大把花钱能让中国足球真正受益,水平能够提升,要求合情合理,并不过分。
花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比比谁把花钱之后的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判断出花的钱值或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