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禽流感是个沉重的话题,不是因为人禽流感致死性远高于普通流感,如H5N1高达50%,H7N9超过30%,新近发现的H5N6虽然病例数不过6例,然而致死性不亚于H5N1。说人禽流感是个沉重的话题,不是因为病人发病后就诊晚、得不到及时诊断治疗延误了最佳抗病毒治疗时机。说人禽流感是个沉重的话题,也不是因为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可以随意组合,只要你卯足了劲去查,谁知道还会有什么新的亚型出现而感染人。
说人禽流感是个沉重的话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得不要和活禽密切接触。为了一口鲜,活禽交易就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即便不能关闭活禽市场,难道我们就不能改善一下活禽宰杀销售的环境、做到及时消毒?难道就不能让鸡毛鸡血满天飞舞?难道就不能让宰杀加工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去操作?从鸡鸭们的情感体验来说,我们眼看着它们自己的同类在自己眼前被宰杀,听着它们的哀鸣,我们就能安心把鸡肉吃下去,然后对其鲜美的口感大加赞赏?
禽流感简史
说起禽流感的历史,可就早了,有一百多年(1878年意大利首次报道鸡瘟),但第一例人感染禽流感(H5N1)发生在1996年的广东。一年后,香港报告了18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其中包括6例死亡病例。之后H5N1蔓延全球。
禽流感病毒从流行范围来说,全世界有飞禽走兽的地方,几乎都有其身影。如2014年12月15日至2015年1月16日,美国农业部接到14起鸟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报告(7起H5N2、6起H5N8和1起H5N1)。感染的鸟类包括家养禽、圈养的野生鸟和野生水生鸟。不同的是,欧美大部分国家还没有人感染禽流感的报告,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大部分集中在亚洲(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中国近些年在临床、疾控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发现了很多新的禽流感病毒亚型,如H7N9、H5N6、H5N8、H10N8、H5N3等。但是由于数百年活禽养殖和消费模式的背景,中国禽流感在禽类感染状况以及人感染状况却被严重低估。
H5N1似乎因为年龄老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H7N9虽然不过3年,但不温不火的,人们也不太关注。但是,随着H5N6的发现,禽流感病毒再一次夺人眼球。
H5N6的身世
下面就说说H5N6的身世吧。
H5N6是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早在1975年美国的Wisconsin禽类中检测到,之后在1984的德国、2002年的瑞典和2013年的美国California均有检出。但是,由于没有感染人病例,故而对养殖业以及公共卫生并未造成影响。
首例人感染H5N6病例发生在2014年5月的四川(尽管有不同说法,文献报道多以此为首例)。该病人发病后10天因为严重肺炎死亡。病毒分离序列分析显示H5N6早在数月前已经存在。之后浙江和江苏在2013年采集的活禽市场环境样本中分离到该病毒,广东于2014年在鸭身上分离到该病毒。很快,老挝、越南分别报告2起和7起家禽暴发H5N6禽流感。2014年10月,中国在家禽或环境样本中通报24份阳性报告,样本来自包括黑龙江到西藏的12个省市。这提示,H5N6禽流感病毒已经在东南亚广泛存在。
研究发现,H5N6 可能是一个新的三重组病毒(A/goose/Eastern China/1112/2011(H5N2) — like,A/duck/Fujian/3059/2007 (H6N6),A/wildduck/Fujian/1/2011(H5N1) — like (2.3.2.1))。
说到这里,请注意,此时的H5N6已非1970年代的H5N6了。就跟2009年的甲型H1N1并非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元凶一样,虽然还叫H1N1,但却是三重组的新病毒。
早发现早治疗其实是后手
呼吁改善环境善待禽类,不过是一厢情愿。活禽交易的庞大市场加上传统的力量,现如今,活禽还得按照老规矩老传统来养、杀和吃,因此,人感染H5N6以及其它禽流感病毒的风险便会一直存在。既然如此,治未病无望,只有早发现、早治疗这一招了。
虽然H5N6是个新病毒,但由于其引起的临床症状和H5N1、H7N9等并无明显差别,而且也还没有人传人迹象,看起来只要早期发现给予抗病毒治疗(如发病后48小时内),应该有不错的预后。如果不能做到的话,那么就会从单纯的发热、头痛、咽痛、咳嗽进展至重症肺炎(化验可见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感染性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死亡。
首例死亡病例的胸片
目前中国发现报告的6例均为散发病例,都有活禽或活禽所处环境的暴露史,因此,医务人员对流感样病例要询问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活禽接触史,如果有流感快速检测试剂做一下快速检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