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里的藏族奶奶正在分享着各自的食物,无意间她们也成了一道风景。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里的许多藏式民居被改建成旅馆客栈,保持着一种恬静安详。
经幡守护下的独克宗古城,一种不被打扰的宁静生活。
松赞林寺哲学班正在辩经的小沙弥。
松赞林寺的屋顶金碧辉煌,显得纯洁而神秘。
琳琅满目,色彩鲜艳的小鱼风铃。——楚雄彝人古镇。
有很多东西是值得珍藏的,比如云南的少数民族手工编织。——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里的扎染坊,几乎找不到两块图案是一模一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摄于大理宗圣寺。
花腰彝是个花一样的民族。花腰彝族妇女的盛装彩服, 是由古代箭服、铠甲服演变而来, 至今还称“ 铠甲服” 。全身绣有各种花纹图案,工艺精湛,五彩殡纷。在其多彩多姿的服饰上,处处洋溢着美的色彩,显示着丰富的个性和迷人的特色。
那些艳如桃李的女子,用手指敲打木烟盒发出清脆的节奏,像鼓点一样,让人热血沸腾。
烟盒舞是滇东一带彝族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活动。跳烟盒舞对于彝族青年男女来说,就像开口对山歌一样娴熟。有节奏地弹击烟盒底部,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再配上灵活多变的步法,边唱边舞,民族韵味极其浓厚。 红河石屏龙鹏镇。
关于烟盒舞的起源:一个说扬武鲁魁山、磨盘山一带彝族在收高粱时发现高粱杆互相敲打能发出悦耳的脆响,于是大伙纷纷砍两根高粱杆拿在手上,边敲边跳乐,后来又发现弹烟盒的声音更悦耳响亮,逐步演变为弹烟盒,变敲为弹,这样解放了双手,丰富了舞姿,以后内容、套路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单独的舞种。
作为道具的烟盒,是彝族汉子抽竹水烟筒装烤烟丝的烟盒脱胎而来。
制作精美的转经筒,转动就为你祈祷一生一世的福佑!
憨态可掬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娃娃,放在家中做装饰里应该是一大亮点。
夜的沙漏反复思量着夜归人的匆忙脚步,红灯笼照见的身影不敢停留,夜的古城,不敢太黯淡!
雨滴轻坠,伞,傻傻的回应着,五花石板路,痒痒的挠着,灯,交错迷离着,流水,推着小水车哗哗浅笑着;谁懂,谁就看穿了束河的夜雨!
暮色正浓,精雕细琢的束河阳光可以照进心里!
老垂柳,大石桥,来生的牵手,几世的对望,何曾离开过彼此的视线?不过各自站立在一处,欣赏彼此眼里最美的身影。
谁说流水无意?不过将心事刻在水岸的石上,留下忽明忽暗的婉转,不喜欢说与人听,只要你看只要你懂。
入夜,我深情凝视,你嬉笑顾盼,两看相不厌的对望里,默默将自己固执寂寞的身影投在你闪烁着多彩光影的底片里;甘愿等待,是回眸时看到在你眼底那抹妩媚倩影依旧-----灯笼对玻璃窗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