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常说,1989年中国足坛发生的大事,是世界杯预选赛上两次在领先的情况下三分钟内遭翻盘,“黑色三分钟”之说由此而来。这一年,被视为中国足球堕入黑暗的起点。
也许若干年后,1989年在中国球迷的心中会换成另一种全新的描述:这一年,吴曦、孙可、王大雷、姜至鹏、张呈栋等一大批新生代国脚出生。这一年,或许会在未来被视为中国足球换骨脱胎的原点。
仅需寥寥数场,这支国足已经足以奠定乐观、轻松、自信的全新基调。与乌兹别克的首发阵容中,只有郑智、郜林和于海早于1989年出生,余者除了更年轻的武磊,所有人都是1989年生人。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他们生逢其时。
2009年,当反赌扫黑开始,中超联赛告别假球充斥的折堕与蹉跎,他们刚刚弱冠,进入职业足坛不久,还没来得及受到旧习气的沾染,幸运地赶上了中国足球正本清源的好时候。
随后市场信心增强,投资环境改善,恒大入市的鲶鱼效应,盘活了中超俱乐部的投资热情,提升了联赛的竞争强度,“89后”早早地见过了大世面。首战进球的于海(他是“87后”)和次战的功臣吴曦、孙可、姜至鹏,就分别来自贵州人和、江苏舜天和广州富力——三支留给恒大最多失败经验的球队。
这届国家队给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球员敢于控球拿球,面对拼抢敢做动作,而没有像“传统”的中国队那样畏首畏尾,把每个传给自己的球都看成刀山球。一方面,这和佩兰选人的标准有关,当初放弃张稀哲、黄博文和冯潇霆,就是因为他们不够拼,而舜天6人进入亚洲杯名单,也正得益于他们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如今中超较高强度的日常对抗,也令他们获得了更充足的技术能力和场上信心。
生逢其时,也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使然。这一代人不是没经历过失败,但相比前辈们只会苦逼着一张脸,他们看美剧、玩美拍、唱绕舌、文文身、玩游戏和社交网络,看欧洲联赛长大,他们处理失败的方法要多得多,心态也轻松得多。
而当这支球队进入胜利轨道,收获外界如潮的赞誉时,同样有理由对他们在面对外界的高度关注时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乐观——被围观得越多,他们的兴奋感越强而不是相反,这也是他们和前辈们的代际差异之一。当球队的主体构成是这些“89后”的同龄人,国足的能量场就不会再像过去那么阴郁,球员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激荡,而不是负面的情绪影响。
“解压”说了多少年,都是徒劳,因为生长环境早已令人的思维方式定型。脑袋是换不掉的,能换掉的只有屁股。当国足开始被89后乃至更年轻的人统治,解压才会逐渐变成多余的事,这支球队才可以摆脱“压缩文件”的角色定位。
现在断言这届国足能在澳大利亚一路赢球创造奇迹,或许还为时过早,但它的精神气质迥异于往届,却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新的球衣赞助,还是那位喜感和元气十足的“相声演员、保镖兼翻译”,也都让国足有旧貌换新颜之感。一群不再苦大仇深的“89后”在改变国足气质的同时,也可能将深刻地改变国足的命运走向。
因为,就算它仍然无法避免失败,至少这一次,它有望对失败换一种处置的态度与方法。而后者,正是帮助球队避免更多失败的心灵灵药。“89后”的中国男足自带心理医生,这比任何领导动员和教练部署都更靠谱。